楼市调控政策仍有弹性空间


  楼市调控政策仍有弹性空间

  为了遏制高房价,近期中央政府调控楼市的政策组合拳再次出炉。国务院4月17日发布《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10号文),强调要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重要的措施包括:对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地区,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并首推房价问责制。此外,还要求财政部、税务总局要加快研究制定引导个人合理住房消费和调节个人房产收益的税收政策。

  数据显示,8月以来房地产市场回升加速。在各项政策的调控下,4月底开始,全国楼市普遍陷入低迷,成交量极度萎靡。5至6月的各地住宅成交量已跌至近五年来的最低水平,部分城市成交价格也出现略有下探,如7月和4月相比,京沪深三个城市二手房成交价下降幅度分别为6.27%、6.26%和7.27%。而进入8月后,各地新房成交量连续几周大幅反弹。鉴于楼市逐步回升、且房企降价幅度不明显的现实,史上最严厉、持续了4个多月的房地产宏观调控仍有调整空间。调查显示,前阶段严控投资性购房的信贷政策仍在严格执行当中。

  人民日报发表《房价合理回落是大势所趋》,房价合理回落是大势所趋。文章指出:当前房地产调控已经到了关键时期,能否取得成功,不仅关系房地产市场发展本身,更关系到住房这一重大民生问题和政府的公信力。在此紧要关头,民生也许不是大问题,政府公信力才是要命的问题。一个失去公信力的政府,是难以为继的。,“必须继续坚持调控不动摇,并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及时进行政策微调。”

  从近期楼市调控的组合拳政策来看,结构性调控政策要继续从紧不动摇;总量政策可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作适当调整,增强弹性,通过持之以恒的差别化调控政策和深化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经济长期稳定较快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

  宏观调控政策要在保持总体取向不变的情况下,结构性调控政策应继续从紧决不能放松,总量政策则可根据新形势和新情况增加弹性,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为调控效果预留了很多弹性空间。如果楼市供需失衡的格局不可能一下发生逆转,倘若中央后续没有更进一步或更为严厉的政策,靠目前的这些措施来调控高房价是很不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