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给伊拉克留下了什么


8月3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驻伊拉克美军的作战任务结束。奥巴马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发表讲话时说:“‘伊拉克自由’的行动结束了,伊拉克人民现在起为国家安全负起主要职责。”他说“现在,是翻开新的一页的时候了。” 他说:“结束战争不仅是伊拉克人的意愿,也是美国人的意愿。美国为将伊拉克的未来送到伊拉克人民手中,付出了巨大代价。”

奥巴马呼吁伊拉克各派尽快组建民族团结政府,并且表明美国将继续向伊方提供支持。他承认,战争结束并不意味着伊拉克不再有暴力袭击活动,事实上,极端分子仍在策划炸弹袭击,攻击伊拉克平民,试图煽动宗教冲突。他并声称,自己眼下主要的责任是振兴美国的经济。

消息传出,各方人士都对美国这次长达7年的对伊战争进行了各具特色的评说,最典型的说法是:这是一次失败的战争,所以失败一是因为发动战争的理由不充分,甚至根本就是不存在的——“美国政府曾以萨达姆政权秘密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支持恐怖主义为由,发动伊拉克战争,然而事实证明,美国的指控纯属子虚乌有。”二则因为战争的结局不好,只给伊拉克人民留下一个乱糟糟爆炸不断的国家云云。然而,果真如此么?

我们先来看“杀伤性武器”问题。对此,我们首先应当搞清楚的是:究竟什么猜算人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某种威力巨大的生化武器甚至原子弹,还是掌握这些武器的人?对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先哲孟子曾有过有趣的回答。在《孟子•梁惠王》中,孟子讲到那些不讲王道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换言之,在孟子看来,真正杀人的不是杀人者手上的武器,而是杀人者本身——所谓“杀人以梃与刃,无以异”是也。以此标准来看究竟什么是伊拉克国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得出的结论只能是:该武器就是伊拉克长达20多年的统治者萨达姆!萨达姆在这方面的“贡献”,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就其对内而言,伊拉克作家哈密德.阿里.阿基发2002年在剑桥大学一个论坛上发表讲话时揭露,自萨达姆一九七九年上台以来估计有两百万伊拉克人被杀害,四百万人逃离国土。在对国内约有四百万,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二十的少数民族库尔德人,萨达姆更是进行了无情镇压,在一九八三年到八八年两伊战争期间萨达姆抽调大军征剿库尔德人,摧毁库尔德人二十五个城镇、四千多个村庄,大片土地十室九空。五十万库尔德人被迫逃亡国外,另外一百五十万人成为无家可归的难民,十八万“消失”,而最残酷的是遭到生化武器屠杀——一九八八年三月萨达姆镇压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人起义时,用飞机散布化学毒气,苏莱曼尼省一个村庄五千余男女老幼全部死于毒气而无一幸免。八月伊拉克军再向靠近土耳其边境的库尔德村庄施放毒气,数千人伤亡。经国际人权和卫生组织研究调查证实,萨达姆政权在一九八七年和一九八八年期间向库尔德人地区的二百五十个村庄和市镇,及三十一个无人居住战略地点使用了生化武器。专家们抽样调查库尔德地区两千住户(占总住户的百分之一),发现他们患癌症、心血管病等各种机能失调症的比例比正常情况高出许多!就其对外而言,萨达姆上台后发动的两场战争给国家带来毁灭性灾难。第一场打了八年的两伊战争,双方死伤一百万人,伊拉克死亡二十五万人。战前,伊拉克国库储备三百五十亿美元流失殆尽,战争结束后尚欠外债四百六十亿美元,如果再加上阿拉伯国家捐助的四百亿,萨达姆这场仗就打掉了本可用于国计民生的一千二百亿美元。另有报导说,两伊战争双方损失共八千亿美元。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在两伊战争打了近五十天的大血战,双方共阵亡上十万人,城市几近夷平,重建需上百亿美元。战争结束,百业淍零,人民生活困苦,但萨达姆的战争机器却从战前的五十七万人军队壮大到一百万人,四个军扩大到八个军,兵力号称世界第四。休养生息仅一年,萨达姆又发动第二场兼并科威特的波斯湾战争。萨达姆入侵科威特完全是他个人的决定,直到入侵前一刻伊拉克军方高层还蒙在鼓里。战争打响后,伊拉克实行食品配给。多储食品成为犯罪行为,复兴党的“人民军队”逐户翻箱倒柜搜抄,食品多出配给即被没收,被怀疑囤集粮食即判死刑。战争及结束后十二年的联合国制裁使伊拉克人民活在痛苦的深渊中。两伊战争前的七十年代,伊拉克人平均收入已高达五千五百美元,但两场战争打完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九百美元,外债高达一千多亿美元,失业率高达百分之六十。据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食品和农业组织报导,制裁使伊拉克经济崩溃,人民贫困营养不良,五十万儿童因缺医少药死亡。为抒缓伊拉克人民的痛苦,联合国一九九六年实行粮食换石油计划,伊拉克人民生活才稍有改善,但萨达姆却把换粮食的石油收入很大一部份用来重建他的军队,并继续研制生化武器。

总而言之,20多年来,伊拉克在萨达姆专制独裁的统治下,草菅人命、涂炭生灵,四处侵略,早已沾满了不知超过多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屠戳的人的鲜血,正因为如此,推翻萨达姆暴虐的统治是比什么都紧迫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萨达姆存在的本身就是威协文明世界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难道你还真希望他己掌握了核武器,可将屠杀库尔德族人的毒气变成原子弹才有可动武的理由?这个道理,伊拉克人民最清楚——据英国《太阳报》消息,伊拉克总统塔拉巴尼向英国首相布莱尔致信,感谢他及英国人民推翻萨达姆政权,解放伊拉克人民。塔拉巴尼在信中表示:“人们再也不应该质问为什么在伊拉克找不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那些被萨达姆压迫的人们来说,他就是伊拉克人民最危险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试问,美国推翻这样一个政权并将其绳之于法是不是比消除一些具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更有意义,更具价值?

再来看伊拉克现在国内的暴力问题。的确,伊拉克现在国内暴力不断——奥巴马在宣布撤军时也承认“当然,暴力活动并不会因为我们停止作战而结束。”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伊拉克目前的社会乱象是萨达姆长达数十年的专制统治一旦解体后的必然产物——紧压的弹簧一旦外力消失,其反弹力度自然惊人!其次,我们同样应看到,尽管伊拉克仍然有暴力、恐怖活动和自杀攻击,但比起几年前已明显好转,处于伊拉克战争开始以来治安最好的时期。现已调职阿富汗的前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彼得雷乌斯当初在伊拉克推行“拯救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什叶派和逊尼派间的仇杀,孤立了原本就是“外来户”的“基地”势力,据当地媒体介绍,由于实行“拯救计划”,加上民众希望安居乐业,和平生活,近年来许多实施暴力反抗的武装分子,都是被伊拉克民众自行检举落网的,其中原本是“外来户”,在萨达姆时代也饱受打击的“基地”分子更是民众排斥的对象,许多伊拉克人认为,正是这些极端分子,让本已被两次“萨达姆战争”弄得焦头烂额的伊拉克,再为与自己无关的矛盾背黑锅,洒热血。可以相信,尽管美军撤离后,伊拉克保安压力会增大,但在人心思定的大背景下,伊拉克不会成为“治安地狱”。不仅如此,伊拉克的战后重建已经走上正轨,自2004年恢复GDP正增长后,近年来的增长率都在2位数以上,足以抵消高通胀率而有余。尽管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但随着外资的源源涌入,尤其已沉寂多年的“经济支柱”——石油产业重振雄风,伊拉克的经济前景是可以期许的,这从各国财团对待伊拉克油气田招标的态度就可见一斑。

更重要的还在于,这7年来,美国在伊拉克的驻扎,留下的主要政治遗产之一,就是“伊拉克民主样板”。从2003年战争结束至今,伊政治重建进程已基本结束。今年3月举行的第二次全国议会选举也基本顺利。应该承认,目前,伊拉克民主体制已经运转得很不错了——虽然面临的问题还很多。

在刚刚实现民主萌芽的伊拉克,其国民对政治投入了高度的热情。在完全有理由不信任什叶派政府的情况下,逊尼派穆斯林还是参与政府工作。尽管有着与什叶派势力发生暴力冲突的长期历史,逊尼派在1月无奈地目睹什叶派穆斯林政府以非复兴社会党化嫌疑为由,禁止数百名逊尼派候选人参与选举。然而,逊尼派民众选择在合法游行示威的同时还是尽职尽责地前往投票站参与投票。而在以逊尼派为主的伊拉克省份,高达75%的投票率也进一步为伊拉克民主化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奠定基础。

伊拉克人已经顺利越过民主进程中众多的绊脚石。自伊拉克选举开始以来,伊拉克总统沙拉比和总理马利基一直坚持要重新计票,但众多观察家否认选举存在欺诈行为。马利基,曾以挑战者的身份暗示,如果不重新计票,他将不会离开政治舞台。在其他许多国家,这种一触即发的政治危机可能已经演变成一场国家灾难。而尽管伊拉克一直未能摆脱历史暴力不断的阴影,但伊拉克民众依旧保持耐心,等待政府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虽然暂时可以肯定,伊拉克仍未能解除国家解体的危险,但是,至少伊拉克已经很多次成功解除这样的危机,在选举成功完成后,甚至可能呈现更加稳定的局势。

一个传统集权国家能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实现其民主转型,这一方面好归功与伊拉克人民的努力,但另一方面,恐怕也不能不归功于美国对伊的占领和改造。对此,奥巴马总统在讲话中也有很好的说明:“但伊拉克人是一个骄傲的群体……他们深知,无论如何,伊拉克人的分歧最终只有他们自己才能解决,伊拉克街道的安全只有伊拉克人自己才能维护。也只有伊拉克人自己,才能在这个国家建立起民主,而美国能做的,只是作为朋友和伙伴施以援手。”

我们还应当看到:为了将伊拉克的未来交给伊拉克民众,美国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包括美国为持续了7年多的伊拉克战争付出了近万亿美元的开支;4400多名美军在伊拉克殉职,约10万伊拉克人丧失性命。深陷战争的美国也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付出了沉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