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幼教之父—陈汉强教授


         台湾幼教之父—陈汉强教授      

 ----积极推进海峡两岸教育事业交流的著名教育家
陈汉强教授,不但是台湾的一位幼教大师,而且是一位资深的教授、学者,更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被誉为台湾幼教之父。多年来,陈汉强先生致力于推进海峡两岸教育事业的交流活动,做出有目共睹的突出贡献。
 
陈汉强先生,早年毕业于台湾国立政治大学,获得文学士学位;在台湾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进修,获得硕士学位;在英国Wakefield大学哲学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进修中等教育;到马里兰大学及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专研大学评鉴;先后担任了英国Columbia大学、Maryland大学的客座研究员,到台湾屏东师院、新竹师院就职校长。
 
陈汉强先生在台湾,不但是教育界上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而且是政坛上一位有声望的政府高官。他担任台湾立法委高级顾问、立法委员;曾经先后就任台湾省教育厅督学、台湾省教育厅副厅长、代理厅长,台北市教育局局长职务。特别是早年服务于台北市教育局,就任局长职务期间,就开始致力于规划促进台湾幼儿园的发展,制定政策帮助扶持发展幼儿园,规定每所国立小学必须办起幼儿园,通过几年的努力,台北市实现有多少所国立小学,就有多少所幼儿园,后来在台湾全省推广,迅速帮助国立幼儿园发展壮大,在扶持国立幼儿园同时,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创办幼儿园,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身为台湾立法委高级顾问,立法委员的陈汉强先生,长期一直致力于幼儿方面的立法。民国七十年"幼儿教育法"实施,提升幼儿教育的定位,也提升幼教的规格,"幼儿"的独特性无论在法令、学界或民间都受到肯定。并对在幼儿立法曝露出不合理的弊端,大胆进行批评,提出修正案。由于陈汉强能够从行政上扶持幼儿园发展,从立法上巩固保护幼儿成长。因而当之无愧地被誉为台湾幼教之父。 
 
陈汉强先生认为,职业教育对台湾的经济发展,贡献是非常大。如果没有基层技术人员,就不可能有台湾的经济发展契机。过去台湾,曾经被认为是职业教育是终点站,是二流教育,次等选择,如今台湾职校与普通高中规模相当,平起平坐。近年来,台湾出现"考7分"可以上大学后,不少学生宁可选择读职校不愿意读高中。社会需要高精尖人才,但更需要能把蓝图变成现实的技术人才。职业教育能把人口转换为人力资源。多年来,陈汉强先生一直积极致力于推进两岸教育事业的交流。尽管早些年,由于众所周知原因,造成两岸交往困阻,但是,陈汉强先生从不畏首畏尾,积极地绕道同大陆进行接触,展开教育交流,特别是发展与故乡福建的往来;国民党主政后,更是积极地参与发起组织 "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海峡两岸职业院校校长论坛"和"海峡论坛两岸高职技能交流"等较有影响的大型交流活动;在台湾成立"中华两岸高等及职业教育交流协会",与福建组成"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对接,积极推动两岸高等及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及职业教育发展。现在大陆有298所高校与台湾108所高校签署校际交流合作协议,通过相互学习和借鉴,优势互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人才基础。
 
陈汉强先生一直致力于两岸学校师生的文教交流活动。每年暑假带一批学校师生参加两岸各类型交流活动。如今年组织台湾中南部学校青少年学生参访团到上海参加世博会,前几年带有兴趣学医的台湾高中生到福建交流,提出两岸学生一起上课,一起吃住的交流互动模式,再扩大到文学、法学、商业等不同领域,一批批地推进,让学生一个礼拜在福建学习,一个礼拜在台湾学习,相互深入接触,增加感情,为两岸下一代交流搭桥铺路。2009年,在陈汉强先生积极推动二,组织福建200名学生到台湾学习,2010年再行组织福建300名到台湾学习,并扩大邀请安徽、广西、广东、四川等省大学加入。今年初,福建政府组织3000人到台湾考察访问,陈老先生组织台湾28所高校校长,参加与福建省长黄小晶的座谈会,参加大陆来台进修的600多位学生座谈会。
 
现在,陈汉强先生在台湾和大陆都成为一面旗帜。陈老先生积极组织过"2008华夏园丁大联欢"、"2008台湾童军赴四川震区参与心理救援"、"大陆学生赴台交流学习";在台举办"中华文化与教育论坛"等;积极组织参与"华夏园丁大联欢-2009澳门之旅";2009年国台办特地邀请陈老组织200名台湾大学生到大陆参加2009 宋庆龄基金会青年学生联欢活动;积极参与"2009博鳌亚洲论坛"、"2009首届安博教育高端论坛"、"2009海峡论坛"、"2009海峡两岸高职教育校长论坛"、"2009第二届校长高峰论坛暨教学研讨会"、"2009 海峡两岸首届学前教育研讨会";积极组织"2010海峡论坛"、"2010新加坡幼师协会到台进修" 、"2010年台湾中南部青少年学生世博参访团"、"2010 暑假蓉台教育交流活动"、"2010海峡两岸大学生创业与就业交流研习营"等一系列教育文化交流活动。
 
前不久,国家教育部同意在福建和安徽两省建立台湾式幼教培训中心,由陈汉强执掌。可以说,陈老先生在两岸教育交流上傾注了大量心血,足迹遍布大陆的北京、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安徽、湖南、江苏、浙江、吉林、海南、河北、陕西、内蒙古等半数省份。
 
陈汉强先生深情说,海峡两岸之间,特别是闽台之间,一衣带水,地缘近、文缘深。两岸教育存在许多共性,两岸教育人士之间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上也有许多可互相借鉴的地方。要多给两岸教师创造了一个互相了解、互相沟通、互相学习的平台。通过平台,两岸教师一起分享教学甘苦,分享教学心得。譬如在中小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方面,大陆教育界屡创佳绩,有许多很好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都值得台湾教育界学习;在"课改"方面,台湾很早就在努力和尝试,也有一些心得和体会,可以很好地和大陆教育界同仁一起分享。
 
陈汉强先生认为,通过经常性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可以很好地化解两岸间的隔阂和误解,增加相互之间的信任,对台湾下一代的影响以及两岸的统一也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陈汉强先生反复强调说,他是福建人,台湾光复以后,从福建来到台湾,在福建有他的祖先,在台湾有他的子孙,大陆对台湾,本来就一家,我们同族同源。台海两岸多开展交流联谊的活动,更能够增进两岸人民的感情。希望大陆朋友能够到台湾来,参观访问。请跟他联系,一定安排好,大家就像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会给各位,像兄弟姐妹一样亲切的招待。
教育是国家最根本的事情,最重要的事业,愿大家共同为培养下一代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