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指数的行情还能持续吗?


涨指数的行情还能持续吗?      

   周一行情上证综指、深圳成指双双创出新高,但深市个股涨跌数比例为428:618,原因在于前期热炒的创业板、中小板双双大跌,尤其是我们前期一直重点分析提示的创业板终于迎来泡沫破灭之时,得“锂”不饶人的锂电概念纷纷大跌、园林股开始“绿化”股价、新材料与新技术也是成色大减。因此,已经可以确认,流动性驱动的题材股行情在本周一已经终结,后期回落趋势已成定局,操作上应该速速远离这些高处不胜寒的股票。

   行情在一夜之间从8:2转变成了2:8,从涨个股变成了涨指数,现在的问题是,这种涨指数的行情是否能持续呢。我们从多角度来分析判断:

   一:从市场角度看,在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同样的资金流分别作用在大市值股与小市值股上,其结果必然是大市值股行情持续的时间短,取得的涨幅小。这意味着,即使前期堆积在小市值股上的资金能全部“搬”到大市值股上来,行情也是持续时间有限,上涨空间有限。何况,小市值与大市值中的资金流有着截然不同的投资偏好,历来井水不犯河水。因此,本次风格轮动只是短期效应,不具备规模性轮动的持续性,大市值股与周期性行业股最多是一波次级反弹。

   二:从基本面形势来看,即将公布的8月份经济数据,可能部分尚好,但我们上周已经分析提示,这只是个季节性因素,整体仍显示为经济回落、通胀上升的趋势。目前谈论经济止跌回升,再度进入新的增长周期为时尚早。经济与公司基本面最差的周期是四季度与明年一季度,目前最差的状况还没到,“靠基本面吃饭”的大型蓝筹股还没到着底回升的周期。因此,周期性行业股只是一次技术性+估值比价效应下的反弹,而非新的驱动来临。

   三:从政策面角度看,房地产调控松动只是幻影,在通胀强度增强的态势下、在地方融资平台结果未出、在“调结构”刚起步的态势下,宏调政策转向松动乃至转向刺激目前还是幻想。实际上,类似5月份以来“不闻不问”的政策面状态对行情已是最好的局面。

   四:我们前期分析提示,今年以来的行情是“老手斗老手”的存量资金行情。中金公司最新研究显示,目前市场虽点位不高,但对应自由流通市值8.05万亿已超过07年6124点之时。新股发行、限售股解禁和非流通股开始流通都是除股价上涨外自由流通市值增加的原因。根据测算,A股市场今年最多可以支撑起8.8~9万亿左右自由流通市值,距离目前仍有10%的空间,但考虑到年底前的解禁和新股发行量,实际留给指数上行空间将较小。因此,周一开始的大盘股行情难有规模性与可持续性。

   以上来看,目前的大盘股行情可视为一次滞后的补涨、可视为一轮次级反弹(比中级反弹规模小、空间小);如果说前面炒题材行情是市场游资今年的吃饭行情,则目前开始的大盘股与周期性行情可视为上半年投资亏损的基金们年内的吃饭行情,需要注意的是,历来只与指数比赛、只于同行比赛的基金,其胃口和利益诉求要比游资小得多。此外,历来“国庆行情”以涨指数、跌个股“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行情来体现,按照目前已经出现的势头看,今年恐怕也不会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