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pas:形似神不似的“Google化”创新?


李开复老师一手打造的,始终为业内和人们关注的创新工厂的第一款重量级的创新产品终于浮出了水面,和之前的传闻差不多,一款名为Tapas的针对和满足中国用户需求的移动操作系统。按照创新工厂向相关媒体透露的信息,Tapas是通过修改Android系统的代码创建的,预计将在年将提供给夏普、天语和海尔生产的手机上,明年将出货100万部这样的手机,到2013年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000万部。这里不用提什么本地化的应用(因为但凡某个企业或创新在中国市场都会提及这条,已了无新意),单从修改,或者是基于GoogleAndroid系统代码这一条,人们就很容易知道TapasAndroid系统中众多变种中的一个。那么创新工厂的Tapas到底是否实至名归?是否符合当初李开复老师经常提及的涵盖了对于创新含义的真正理解?

 

不可否认,GoogleAndroid是一款创新性的移动操作系统,而且其目前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势头很猛,并为此引来了众多厂商的追捧。这可能就是创新工厂看中这一系统,或者说是基于Android系统再创新的主要原因。笔者对于技术不是很在行,但之前曝出的甲骨文诉Google Android的侵权,从一个侧面证明,尽管Google Android是开源的,但仍旧有知识产权的问题,也就是说Android之所以是Google的,还是有一些最核心的东西是人家所独有的。对于操作系统来说,这些所谓最核心的东西恐怕才是衡量创新的关键所在。基于这种常识,笔者认为,凡是目前基于Google Android系统所谓的手机操作系统只有名称的不同,而没有创新上的差异。看看目前占有Android系统市场份额最大的两家手机厂商摩托罗拉和HTC,在它们的产品介绍操作系统一栏中,只有Google Android字样,唯一不同的只是版本号,尽管摩托罗拉有自己的MotoblurHTC有自己的Sense,而且很强大,但充其量是基于Android系统之上的第三方UI和某些应用的修改而已。具体到中国市场,虽然各种Phone的叫法五花八门,但谁都清楚,这核心的东西是人家Google Android的。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应该叫做应用是不是更合适?

 

其实,从目前智能手机市场的权威统计看,也就是诺基亚的SymbianMeeGoRIMOS;苹果的iOSGoogleAndroid和微软的Windows Phone这几大公认的操作系统,而这之中,唯有GoogleAndroid采用了开源,才会在业内产生了N多的变种,但在统计中,这些N多的变种还是要归到Google的名下,并统称为GoogleAndroid智能手机。从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只要是基于Google Android系统,无论是从表面的名上,还是内在的创新上都很难成为一款独立的操作系统。笔者在此生出的困惑是,都是基于Google Android,为何人家摩托罗拉、HTC、三星等这些基于Google Android系统的厂商从来不提什么自己的操作系统,而到了我们这里非要生生撤出个自己独立的操作系统呢?难道我们真的很在乎名称的不同吗?具体到创新工厂的Tapas,它和我们国内的各种基于Google Android的各种Phone系统们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呢?也许只是名称的不同罢了。不要说和Google,就是和国内的这些Phone们的流行相比,创新的门槛在哪里呢?话又说回来,如果一个东西连门槛都没有,是个企业都可以轻松搞定的话,这还是创新吗?即使是,这创新的含金量能有多高呢?

 

如果是上述只是我们对于创新表面名称上争夺的误区(实际上名最终也不会得到,大家仍会认为那是GoogleAndroid),在利上会有收获吗?同样是采用GoogleAndroid,摩托罗拉、HTC、三星等,是靠卖手机挣钱和盈利,而诺基亚、苹果、RIM有自己的系统,但也是通过设备来挣钱,那么剩下就只是单纯提供操作系统的Google和微软了。微软目前还是靠卖Copy作为收入来源,未来是通过平台上的搜索等相关服务盈利,而GooleAndroid则是完全免费,但同样背后是要靠平台之上的搜索等相关自己的服务来挣钱的,那创新工厂的Tapas除了一个孤零零的系统,背后靠什么来赢利呢?

 

这就涉及到了李开复老师经常提及的创新应该为企业和用户带来实际的利益才是有意义和实在的创新,否则就是徒有其名。那么Tapas靠什么?前面已经提到Tapas提供给夏普、天语和海尔生产的手机上,明年将出货100万部这样的手机,到2013年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000万部。笔者这里不说这样非主流的厂商和出货量能否让Tapas成为主流的智能手机系统,所谓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目前苹果iPhone的单季出货量是890万,至于GoogleAndroid,已经超越了苹果。至于到了2年多后的2013年,年系统出货量1000万部应该在什么位置,恐怕创新工厂最清楚不过了。还有最重要的是,Tapas是免费的,还是付费的?如果学Google免费,那Tapas的盈利模式在哪里呢?人家Google免费的背后可才是挣钱的核心,如果收费,就像前面所述,国内N多变种的Android,加上再开发或者所谓创新门槛的超低,收费的理由是什么呢?相关的厂商会买账吗?笔者认为,可能性几乎为零。

 

从上述笔者基于常识性的分析,Tapas的出台并未体现李开复老师当初对于创新工厂创新概念及市场化理解的精髓,也许是其背景的缘故,创新工厂渴望走“Google化”的创新之路,但通过Tapas,笔者看到的只是一个形似而神不似的“Google”化的创新工厂,可是说到创新,神似才是最重要和最本质的。看来创新工厂的创新之路仍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