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REACH法规大限将至 违规出口德国企业最高面临5年监禁或巨额罚款


欧盟REACH法规大限将至 违规出口德国企业最高面临5年监禁或巨额罚款
 
每经记者 伍承波 发自上海
 
 
中国的出口企业将再次面临巨大压力,尤其是与化学品有关的企业。不少企业除了面对美国的337知识产权官司,另外一方面还得应对欧盟的环保压力。《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全国绿色高新精细化工技术创新示范中心获悉,今年11月底将是REACH法规的大限,超过这个时间没有注册的中国企业,将不能再进入欧盟市场。对于违规进入欧盟市场尤其是德国的,将面临巨额罚款,甚至企业管理人将面临最高5年的监禁。
 
最高面临5年监禁
 
记者了解到,在欧盟各国中,各个国家对REACH法规的处罚力度也不一样,其中德国是处罚力度最为严厉的国家之一。根据德国的规定,对于违反REACH法规进入该国市场的产品,企业管理人将有可能面临最高5年的监禁或者巨额罚款。
其中,因疏忽注册造成的违反行为将被处以高达10万欧元的罚款;因疏忽授权造成的违反行为,将被处以1年监禁或适当罚款;若对人类健康或环境造成危害的,则将被判以最高5年的监禁。
据悉,德国目前正在对用于监管的2005法规进行更新,包括对欧洲有关物质和配制品法规的执行。更新后的法规监管范围包括了REACH联合提交、数据共享、物品中的高关注物质(SVHC)、限制等方面。
为配合这一规定,德国符腾堡-巴登州执法机关还新聘请了34个观察员,负责REACH的执行情况,以及对其他化学品法规如欧盟CLP法案等的审查。环境部将决定审查的具体行业,如化学品相关工业、纺织和皮革、造纸业、橡胶塑料行业、电镀和贸易商等。审查的重点将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近百名观察员已经开始正式监管。 
江苏圣奥化学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财务官蔡峥琦告诉记者,德国海关官员正在接受REACH法规执行的专门培训。注册截止日期一到,欧盟诸多国家可能会参照德国的标准实施,这将对中国与化学品有关的产品带来一次严峻考验。
 
 
国内企业积极应对
 
面对如此严厉的规定,国内不少化学品企业正想方设法正积极应对。江苏圣奥化学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兼首席财务官蔡峥琦告诉记者,对于一些中国化工企业来说,要获得REACH认证的门槛非常高,其中有一个条件是在欧洲必须有一家注册公司。
据他介绍,为了配合REACH法规的注册,他们在欧洲已经成立了一家公司,招聘欧盟国家在技术和相应法律领域有声望的员工,分别负责REACH技术和法规方面的注册。去年12月份的时候,他去参加REACH咨询委员会的会议时,发现黄皮肤的就他一个人,后来经过了解,发现全亚洲只有他们一家会员。“聘请欧洲人来负责具体的注册事务,虽然人力资源成本要大大高于雇用国内员工,但由于他们对欧盟各项法规和技术标准非常熟悉,具备一定的资源,REACH法规的各项活动他们都有参与,就更利于REACH注册工作的开展。”
蔡峥琦透露,江苏圣奥聘请欧洲人负责REACH具体的注册事务后, 该公司6PPD、IPPD和中间体4-ADPA通过了REACH (预注册)指定的第三方权威机构的检测验证,这意味着这些产品满足进入欧盟的质量要求。按照计划,该公司有望在2010年取得认证。
江苏圣奥研发副总裁陈新民表示,出口企业在面临环保压力时,必须要加大自主创新方面的投入。据他介绍,该公司已经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美国俄亥俄州阿克伦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kron)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合作,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已经创造了170余项新成果,并投资逾10亿元,在山东曹县扩建总占地约600亩的新厂房,产能在原来基础上新增50%,总产能将达到12万吨PPD,15万吨RT培司,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PPD类橡胶防老剂生产基地。该公司运用自主研发的“RT培司低温液相催化氢化”,实现全封闭连续生产,达到工业废水零排放。
蔡峥琦表示,就中国出口企业而言,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最主要的是要创造自主品牌,“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为此,该公司积极引进各方资本,期望实现更大的发展。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出的是否准备上市的问题时,他表示,目前还没有明确的上市计划。
针对欧盟的REACH法规,一些制鞋企业也表达出了不同的声音。浙江巨一集团宣传科周海帆表示,该法规的实施主要考验采购的原材料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对于大型长期出口欧盟的制鞋企业而言,由于客户一直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面临REACH法规大限时,所受的冲击应该不会很大,“倒反是一些小型的对采购原材料环保要求把控不严的制鞋企业,可能会面临出口受挫的危险”。
环球市场CEO凌风认为,中国出口企业在面临欧盟环保壁垒时,必须要通过一定的途径,通过与国外买家精确配对,详细了解国外买家的需求,才有可能避过REACH实施带来的种种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