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现在都会邓小平的用手一指了
-----如今的村干部也敢用手一指,‘这片投资多少亿为某产业区’
文/汪华斌
今天有个老板请客,于是带我们来到了某湖区吃鱼;谁知正碰到来了几台小车,里面出来几个人;用手指着这片湖区说:“这里可以投资几百亿改造成湿地,建成风景区和旅游区”。等这些人走后我问老板这是些什么人,咋这么大的口气;谁知竟然如此搞笑,这是某乡镇的几个村干部。
说来是三十多年前,邓小平在广东用手一指;结果深圳成为了经济特区,最后这里成了全国招商引资的样板。后来某领导又在海南一指,于是海南成为了全国内地投资的舞台;虽然内地投资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但海南的确腾飞了。再后来某领导又在上海一指,浦东就又成了基础产业开发的新区。正是这些开发的魅力,从此以后中国大地就开始了大小领导用手一指而成开发区的新时代。
再这些千千万万的开发区中,虽然成功的不少;但闲置的开发区却是多数,而且经济持续性不足是我们开发区的普遍现象。因为我们的开发区引进的只能是台湾或美国的淘汰产业,自然后续经济也就不足了。然而在任何开发区中,房地产投资红火却是普遍的规律;于是中国大地开始了房地产开发。尤其是那些胆大包天的人,全部在房地产开发中名利双收了。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房地产开发中政府也富起来了;它从县市到村组,竟然全部是同时暴富。正是这暴富才使得我们的干部胆识过人,开始全面学习邓小平的用手一指;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社会,到处是项目,到处是工程;于是拆迁老百姓的住房成了我们社会的主旋律。
是啊!当初的开发区全部是行政土地划拨,所以政府只能依靠税收获利;而一旦开发区的产品没有竞争力,税收也就没有来源了。而房地产开发却不同,土地出让金使政府如获至宝。既然原来的开发区土地不能重新出让,那么新的土地政府就自己做主。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从农村到城市,到处是领导用手一指;这里就是新开发区,而是由政府收出让金的新开发区。如果实在没有人开发,政府就自己开发;反正是国家的钱,成功了是自己的政绩;如果失败了是改革所交的学费,反正又不是个人的钱。
由于四万亿的投资使中国人的底气十足,动不动就是说投资几百亿;试想连几个村干部都敢说投资几百亿,那我们的政府官员的口气也就更大了;如我们湖北省的长江经济带的投资规划,竟然是年产生1.3万亿GDP的产业群。在这样的经济规划下,我们的移民并镇当然是首当其冲。因为只有土地集中才能开发,而且是大规模的系统开发。在这样的大规模开发下,中国经济想不称霸世界都难;因为如今的中国村干部都敢用手一挥投资几百亿,这还不是中国经济强大的表现吗。
这时我想起了我曾先后为家乡引进外资达到150亿,可竟然全部被地方干部否决了;原来我引进的这些项目全部需要农民用土地入股并亲自参加工作。而按照我国的政策规定,这样的产业是需要政府资金扶持的;所以政府没有进钱反而要出钱,自然惹得各级干部对我恨之入骨;因而不断给我制造矛盾,使我引进的项目全部破灭。现在政府将农民的土地全部集中后,仅出让金就能保证政府富100年。至于老百姓全部成了自谋出路的人,富的农民进城了;穷的农民进镇了,所以土地可以随心所欲地开发和使用。
中国各级领导用手一指的老开发区没有效益了,而各级领导用手一指的新开发区却效益无穷;因为土地出让金是新开发区的共同奋斗,这就是如今连村干部都敢用手一指的原因。因为中国经济支柱就是房地产、汽车,而这就需要土地保障;所以土地出让金是永远无法消失的经济来源。这也是我们现在连偏远农村都大搞城镇化的原因,因为土地出让金是多么大的财源呀。
在各级领导的用手一指下,连我们的制造业都投入到了房地产;如浙江的民企全部萎缩,而只有投身于房地产的上市公司依然效益显著。所以全国一些知名的传统制造业牌子,已经纷纷脱下了外装;全部投身在房地产行业中大捞一笔已经成为企业圈子的共知。做服装的现在卖房子,做电器的现在也在卖房子;做食品的还是同时卖房子。至于我们的国企,除了垄断产业效益显著外;其它的制造业全部萎缩,所以明里暗里搞房地产的比比皆是;因为房地产成为中国经济的永动机。在全社会资金炒楼、企业造楼中,我们社会的GDP快速增加。但我们社会也正开始为此付出代价,因为我们社会参与国际竞争的经济全面衰竭。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社会的用手一制,由于内部经济高涨使我们用手一指的频率更高了;那是因为我们社会现在全社会的人都敢用手一指了,这就是邓小平用手一指带来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