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纠错(827)
躲闪 duǒshǎn
(1)雨势来得急,一些无处避雨的行人临时躲闪到广告牌下。(《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22期第19页)
(2)嘈杂的声音,繁复的人事,还有突然被激活的那些过去的记忆,它唤醒了潜藏在我内心深处的另一个我,使现在的我无法逃避和躲闪。(《倾诉》第266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5月版)
“躲闪”意为迅速使身体或目光避开。这是人的一个具体动作,表现在动作的时间上是瞬间性的,因此一般是指人在一刹那间所出现的动作,第一句中说的是“行人”的“避雨”,第二句中说的是“我”心理活动中对“内心深处的另一个我”的躲避,按一般的生活常理来说,这都不可能是瞬间性的行为,“躲闪”在这两个句子中的使用不准确。第一句可把“躲闪”改为“躲”,第二句本可把“躲闪”改为“躲避”,但更好的修改是把“躲闪”连同它前面的连词“和”删去,因为其前面已有另一个词“逃避”足够表达意思。
另外,第二句中的“现在”应改为“现实”。
(3)1982年,在尚未完全“解冻”的日子里,作曲家谷建芬面临“四面楚歌”的批判境地,其他歌手惟恐躲闪不及,惟独李谷一要凑热闹,跑到谷建芬的家里一同选了40多首歌,在云南音像出版社一口气录制了盘盒带,公开发行,以示支持。(《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第12期第22页)
(4)从姜兰对他前后躲闪不一的态度看,那画商显然掌握了姜兰过去的什么——什么呢?(《失控》第74页,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躲闪”一般用在人的身体与他人或某物即将相撞的场景,这两个句子中说的都是行为主体“其他歌手”和“姜兰”故意离开不与“谷建芬”和“他”见面的意思,并不是指“其他歌手”和“姜兰”因可能与“谷建芬”和“他”发生身体相撞的情况而避开,因此“躲闪”的使用不准确。可把这两个句子中的“躲闪”都改为“躲避”。
另外,第四句中的“不一”应改为“不已”。
(5)“我……一点都……没有……感觉,为什么……不告诉……?”她躲闪着眸子,心脏一路下滑着。(《收获》2007年第3期第204页)
“躲闪”是一个不及物动词,在使用中不能带宾语。句中的“躲闪”带上了宾语“眸子”,这是把这个词当作及物动词来使用了,不合其使用要求。作者说的是“眸子”在“躲闪”,根据这个意思,可把“躲闪着眸子”改为“眸子躲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