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第一个交易周,中国平安再融资的传闻引发A股市场闪了一下腰,中国平安的股价在1月5日、6日两个交易日最多跌去9.6%。后经该公司发布澄清公告,声明目前公司没有A股市场再融资的计划,公司股价方才止跌回稳。
中国平安之所以出现这种“乌龙”走势,投资者显然是错把2011年1月当成了2008年1月。2008年1月,中国平安推出了一个“千亿融资”计划,结果不仅引来中国平安自身的股价暴跌,而且还拉开了2008年A股市场大熊市的序幕。所以,当A股市场再次传来中国平安再融资的消息时,投资者谈虎色变。
好在中国平安及时地澄清了市场传闻。实际上,如果投资者能够理性一些,成熟一些,中国平安再融资的传闻根本就不会给市场带来伤害。毕竟中国平安当前的股价与2008年1月初时有着很大的差别,当时中国平安的股价在100元以上,而目前中国平安的股价是在60元以下。更重要的是,目前中国平安的股价是A、H股倒挂。2008年1月时,中国平安H股在70~80港元之间,明显低于A股股价;而现在中国平安的H股股价在80~90港元之间,明显高于A股。所以,就算中国平安真要再融资,选择H股融资更符合公司利益。而从公平起见,也应该是选择A+H股同时融资,这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A股市场的融资压力。这与2008年1月时中国平安“千亿融资”的压力都落在A股市场头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这是AH股价格倒挂带给A股市场的一种意想不到的保护作用。本来,A股市场的股价长期以来都是高于H股市场的。不过,近年来由于A股市场的急剧扩容,一方面是一些大盘蓝筹股的上市,另一方面是由于限售股的解禁流通,以至A股市场的股价结构明显发生了变化。由于A股市场的投机性,A股市场中的中小盘股、题材股更容易受到市场的炒作,这部分股票也因此得到了较高的溢价。相反,一些大盘蓝筹股由于流通盘偏大的原因,不方便市场投机炒作,所以这部分股票的价值则被A股市场所低估,其股价的定位也较低。正因如此,这就导致了AH股股价倒挂现象的出现,即在A+H股公司中,A股价格低于H股价格。如截止今年1月7日(上周末),恒生AH股溢价指数为97.28点,这意味着A+H股公司中A股整体处于较H股折价状态。在66家A+H股公司中,共有22家A股流通盘偏大的公司,股价低于H股公司,其中折价比例最高的就是中国平安,A股较H股的折价幅度达到27.38%。
正所谓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AH股价格倒挂,原本是A股市场及A股市场投资者不成熟的一种表现。不过,对于热衷于“圈钱”的A股市场来说,这种不成熟倒也有其可取之处,即有利于减轻A股市场再融资的压力。对于那些AH股价格倒挂的公司来说,在考虑股权融资的时候,至少不会把全部的融资额度都压在A股市场身上,要么就将融资的目标指向股价更高的H股市场,要么就由A、H股市场共同来分担融资额度。而不会象2008年1月中国平安出台“千亿融资”计划时那样全部压在A股市场。
这其实只能算是一个黑色幽默,或者是一种讽刺。但对于有着“圈钱市”盛名的A股市场,这个黑色幽默或讽刺无疑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一种保护,尽管这种保护很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