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文艺作品爱谈“升职和嫁人”


 

韩浩月

 

继《杜拉拉升职记》在图书、话剧、电影、电视剧等领域四面开花后,又一部围绕女性读者和观众的作品《钱多多嫁人记》,在图书和话剧取得高度关注之后,也开始进军电影和电视剧改编,日前有媒体报道,《钱多多嫁人记》电视剧版将于3月份开机,电影版也在积极筹备中。

 

都说女人的钱好赚,一部《杜拉拉升职记》一部《钱多多嫁人记》再次证明了这一点,以后哪位再创作出一部《XXX驯夫记》,刚好可以凑成一个系列的“女性三部曲”。以图书为源头形成一个集出版、影视话剧改编以及其它衍生品开发的产业链,是文化传播业界的一大梦想,但这梦想在其它题材作品身上很难实现,唯有女性题材走在了前头,这表明女性文化娱乐消费的潜在市场的确很大。

 

为什么女性会追捧杜拉拉、钱多多这样的虚构人物?很简单,因为在这两位的身上,每个女性(尤其是都市女性)都能找到共鸣点。杜拉拉体现了女性在职场和情场上的双重困惑,钱多多则直指女性对于婚姻的矛盾根源。杜拉拉是职场女性的代言人,钱多多是剩女们的精神偶像,原著小说里的钱多多不是因为嫁不出去才成为剩女,而是因为太出色、对男人要求太高才待字闺中,这种定位某种程度上也满足了女性们的自恋心理,因此,这样的文艺产品不被追捧才怪。

 

《钱多多嫁人记》真实地传达出了女性的“恨嫁”心理,所谓“恨嫁”,可以有多层理解意思,一层是“恨自己嫁不出去”,二层是“恨身边认识的男人都不值得嫁”,三层是“恨那个值得嫁的人迟迟不出现”,四层是“真的嫁人之后发觉嫁错了”……看来很多女性对于嫁人这种事,都存在一个搞不清楚状况的“盗梦空间”,对于自己目前身处哪一层,恐怕她们自己也不知道。

 

《钱多多嫁人记》所要拍摄的电视剧和电影,将会选择国内一线女星出演,在明星效应的带动下,影视剧势必会带动剩女话题的再次聚焦。导演王小康表示,要在电视剧中重点关照“1.5奶”的女性群体,所谓“1.5奶”,即明知丈夫在外寻花问柳也不愿离婚的妻子,说白了就是“家庭主妇”。电视剧果真这么拍的话,将会是一种冒险,因为它将直指现代社会男女在家庭分工方面的区别,容易让人对号入座,也容易误伤一些真正有责任心的男人和真正热爱家庭生活的女人。

 

文艺作品里“恨嫁”的剩女,多是职场中人,也就是说,不上班或不怎么喜欢上班、不在意升不升职的女人,基本上都嫁了,剩下的都是那些独立意识强的“白骨精”们, “升职”和“嫁人”在她们看来,的确是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除却这两样,的确也没有什么太有意思的话题了。女人毕竟是女人,与男人相比,她们对幸福的定义和追求,都要更严格一些。话说回来,假如面对爱情和婚姻,心态稍微放松一些,多给自己一些机会,是不是也会离幸福更近一些?——谨以此句话,献给杜拉拉和钱多多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