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胡适纪念馆,阴


   好不容易,今天原则上可以称为阴天,因为只放了几个雨点就完了。

 

    前几天,听台湾人讲一个故事,他们说“中华民国要玄”,因为,在“中华民国”建国100年的2011年1月1日,来台参加活动的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孙女,孙穗芳女士,一大早,在中山路和建国路的交汇处遇到车祸,导致生命垂危。

    讲述者,强调说,怎么那么巧在建国路和中山路的交汇处,这是一个不好的“兆头”。

   

    不管咋的台湾,除了挣钱比大陆这边多之外,其他几乎都比大陆便宜一些,而且还可以敞开了骂人,特别是政治领导人,几乎都是首选的被骂者,正是应了我们经常说的那句话,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总统”。

   

    不过,听台湾的朋友说,他们几乎不看那些无聊的骂人节目,而是比较喜欢看大陆的电视剧,比如说蜗居之类的。那些谍战片也很走俏,比起台湾那些又臭又长的,似乎大陆这边的是要好些。

  

    今天是去南港,南港者,台湾一个重要的学术机构所在地,即所谓“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的体制可能是从前苏联移植到民国时期的中国的。后来国民党到台湾,这个中央研究院也就迁到台湾。在大陆重新建设一个中国科学院。而1978年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中国科学院里独立出来,鄙人于1992-2002,在那里工作十年。

 

    我一直比较喜欢看这边的书,特别是近代史研究所的一些出版品。前几年写国学文章的时候,还特别参考傅斯年的《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成立宗旨》,主张从科学的角度,将中国的历史与语言当做一种研究的“材料”,而非价值附着品。很显然,我是反对这种主张的。

     下图,史语所的研究大楼,珍藏着大量的从殷墟发掘的文物。

 

    上午听完讲座,跟文哲所的一批人一起吃饭聊天,有趣的是,除了我这个客人,他们AA,这样很合适,一是我这顿饭算所有人请的,二是每个人还很轻松,这种办法值得学习。

     下午的活动是参观胡适纪念馆。

      对于胡适之,大约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了。胡适纪念馆即坐落在中央研究院里的胡适故居。

   


    胡适之大约获得过34个名誉博士,但是就是他最初获得 的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有人质疑。反正他的博士论文是由上海出版的。下面这张照片是那本书的封面。清楚写着是东方书局出版。但这样的事,也只能看做一个伟大人物的趣谈和一件有趣的学林掌故,其实胡适是否是博士和他的巨大影响没啥关系。

下面是胡适的故居,其实胡适在这个地方只住了三年,其实房子是树后面那些有白色水泥格子的地方,但因为被外面的围廊遮挡,所以只能如此。

 

   讲解员与杨先生很熟悉,所以讲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比如胡适先生并不喜欢在书房工作,而是主要在餐桌上写作,因为他不喜欢那些白色水泥格子,从里面看象是一个牢房。

  

   胡适纪念馆,最近的特展是大陆开展的“批判胡适的反动思想”运动的一些材料,有许多刊登当时批判文章的报纸和胡适的批注。其中,他说蔡尚思,是一个糊涂的人,但是蔡认真看了他的书。在顾颉刚的批评文章中,他对顾说是他的工作建立了胡适的学术声誉的话旁边画了线,但并没有评语。

    不过,大批判的文章,不能当做“真话”。

 

   胡夫人江冬秀并不喜欢住在这个荒郊野外,而是住在台北市区,只是在她去世之后,才把她的家什搬到这里,她房间里最显眼的是一个蓝色的,体积巨大的保险柜,据说,里面存放的都是胡适的手稿和未刊日记,啊,胡夫人显然知道什么才是胡适先生最值得珍藏的“财富”。

   


   

   中研院的后面是胡适公园,这里有胡适先生的墓,墓碑上有蒋中正的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