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开征房产税找个理由——房子是政治


  看了郎咸平教授的文章《开征房产税的后果很严重》后,想了许久,得出了一个结论——无论从哪个角度上去看,中国的房子似乎都已经变成了政治——也无论是政府还是老百姓,为房子赋予了实在是忒多的内涵了。

  说房子是政治,是由于房子已经成为无产阶级与中产阶级、中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分水岭——拥有一套房子的是中产阶级,拥有两套以上房产的是资产阶级,没有房子的自然也就成为无产阶级。事实上,在一般城市里,拥有一套房产的人基本上属于中产阶级的范畴,而如果是在一线城市拥有一套房产的人,那他就更属于中产阶级了。40-50平米的房子不算大,2万多块钱一平米就是一个百万元户,当然属于中产阶级了。如果他拥有1百平米以上的房子,那他就更是中产阶级了。如果他拥有两套以上的房产呢?那他就不再是中产阶级,而变成资产阶级了。当然,没房住的人,也就自然变成了无产阶级。就这么简单,所以我说房子是政治。能够将不同阶级区隔出来的房子,当然是政治了。给房子赋予政治内涵,无疑是我们的一大发明。本来,房子仅仅是供人们来居住的一种东西而已。

  最近,听说重庆要开征房产税。我认为,如果开征了房产税,那房子就更有政治性了。如果向居住人征税,那么他就有被重新无产阶级化的可能性与必然性,除非他的实际收入大于被征的房产税;如果他本身就是房奴,那他就更有被无产阶级化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了。

  或许有位领导会说:你再不说他住的房子还在增值呢!其实,这是一种站着说话不要听的人的说法。一套房子涨到了1千万,只要不卖、不发生交割,他的房子能增值吗?或许又有人会说,他为何不卖?谁不让他卖来?于是,我上面说的话便兑现:他只好从一个比较好的地方搬到比较坏的地方去了——从此,他便开始了被无产阶级化的进程……,这恐怕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吧!或许又有人会说:向拥有多套房产人课税总可以吧?当然,不过,仍然也否定不了“房子是政治”的命题。向拥有多套房产的人征税,就等于是从他们的手里抢钱一般,因为他们的房子越大,价值越高,被征的税就越多,其相对财产就越少——同样也不存在那个房产增值问题。

  事实上是,中国的房子不是增值了,而是由于其货币的贬值造成的。过去1平米1000块,现在变成2万块,房子还是那套房子,能说房子增值了吗?谁增值了?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人才增值了呢,而这种情况只有在专业倒房人那里存在。除非他本来就是职业炒房人,否则向人们征收房产税,就等于抢钱。

  或许又有人会说了,征收房产税是在“与国际接轨”。

  请问,我们要与国际“接”什么“轨”?大家知道,几乎全世界都在搞资本主义,难道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我们,是要与资本主义接轨吗?大家知道,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土地私有之制,难道中国的土地是私有制,还是要准备把土地私有化?大家知道,在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房子建在私有土地上,所以他们不怕向自己土地上的房子征税,因为土地价格始终都在涨,可是,我们的房子是建在自己的土地上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土地归国家所有。至少,国家从土地上获得的收入还没有分配给居民过。农村似乎有,但有些地方正在“用土地换社保”,以后也就不会再有土地收益了。这也是我为什么反对“用土地换社保”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不是说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吗?难道房子参加了“劳动”的过程?如果没有,凭啥向不劳动的房子房子课税?税收应该针对商品生产、销售,那有向一种本来是死东西的房子课税的?这显然又是我们的一大发明。

  至于说想通过征收房产税而改变“土地财政”的问题,那就更是说不过去的了——它不仅是在否定劳动价值论,而且有谁拥有土地、房子谁就是资产阶级、剥削阶级的嫌疑。

  我们的管理者,为什么总是要与包括价值规律、供求定律在内的各种客观规律作斗争的习惯?房产的价格本来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征收了房产税难道就能改变房产的供求关系?我们这些学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人,竟然越学越糊涂了。似乎,只有把房子当做政治认识时,这些“糊涂”才能消除似的。

  还有,如果向住房人征税,那就属于“不讲政治”了。“讲政治”的人,绝对不该向老百姓征“住房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