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信贷结构调整 央行重申引导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
2008年以来的中国信贷投放较多,货币增长较快,需要货币政策及时调整和转向,2011年所实行的稳健货币政策,一是强调控制总量,控制货币M2的增长和信贷投放,使它低于上一年,这样才能有效地把握好流动性和控制通货膨胀的趋势。二是保增长,稳健的货币政策应使更多信贷资金流到实体经济,因为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要为今年经济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环境。三是要加大信贷结构调整,有保有压,有扶有控,使信贷向中小企业、“三农”等一些薄弱领域倾斜,防止“两高”、过热产业吸纳信贷资金。四是要关注金融领域系统风险,防止金融市场过多波动。货币部门和监管部门将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各种监管政策,来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1年货币调控将会转向社会融资总量。人民银行近日在天津召开“全国金融市场工作座谈会”,研究讨论了2011年金融市场和信贷政策工作重点及落实措施: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按照人民银行党委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信贷政策的导向作用,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着力引导和促进信贷资金优化结构配置。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突出做好对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认真清理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积极改进和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支持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及时出台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
央行积极支持境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认真研究制定金融支持西部开发和新疆跨越式发展政策意见。同时,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和市场管理制度建设,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根据市场主体的迫切需要,支持银行间债券市场相继推出了超短期融资券、贷款转让和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等创新产品。
央行重申引导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央行会议会议提出,2011年要全面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原则,进一步发挥好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和信贷政策的导向功能,积极采取前瞻性、针对性和务实性措施,大力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更好地服务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信贷政策要进一步加强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就业政策等宏观政策的有机协调配合,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淘汰落后产能,支持发展低碳经济,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切实抓好民生金融。要继续鼓励金融创新,进一步丰富金融市场产品体系,夯实金融市场制度与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稳妥推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引导金融市场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信贷政策涉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事关科学发展、民生改善、金融稳定、社会和谐的大局。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中央银行各项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综合相关信息,2011年货币政策调控要点归纳如下: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结束后,至今并未像往年一样公布新一年广义货币M2和贷款增长的指标。目的是根据宏观经济发展态势,更积极采取前瞻性、针对性和务实性措施,大力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贷款总量比2010年有所下降。
2、2011年金融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力度加大,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突出做好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3、金融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大力发展绿色信贷支持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及时出台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支持发展低碳经济,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切实抓好民生金融。
4、认真清理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积极改进和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5、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进一步发挥好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和信贷政策的导向功能,夯实金融市场制度与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稳妥推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引导金融市场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要把发展金融市场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金融市场与全面提升信贷政策导向力有机结合起来,引导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更好地服务于改善民生和社会和谐稳定,更好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