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谜。
在这个到处充满着美丽、神秘色彩的山水小城,不断发现的战国岩画,还有被称为“中国八大神秘古文字之一”的蝌蚪文,让每一个游人都做着历史的种种猜想。
让我疑惑的是,为什么古人要将这些像谜语一样的文字,镌刻于千仞绝壁之上?
蝌蚪文也叫“蝌蚪书”“蝌蚪篆”,为书体的一种,因头粗尾细形似蝌蚪而得名。蝌蚪文的名称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意指先秦时期的古文。
关于仙居山崖上的这个千古之谜,目前存在的一些分歧,有人说这是少数民族留下的文字;有人说是六七千年前生活在仙居的下汤人的遗迹;有人说是大禹治水时所刻。
纵观充满历史神秘感的中国,我国已发现神秘的、有待破解的原始文字或符号共8种。即曾疑为古籍伪作的《苍颉书》、《夏禹书》,贵州的“红岩天书”、“夜郎天书”,四川出土的“巴蜀符号”、云南发现的“东巴文字”、绍兴禹庙的“峋嵝碑”文字和仙居的蝌蚪文。
而从发现的时代看,仙居的蝌蚪文最早,在南朝孙诜著的我国第一部地方志《临海记》中就称韦羌山“上有石壁,刊字如蝌蚪”。
二十四史中的《宋书·州郡志》亦称“天姥山(韦羌山别名)与括苍山相连,石壁上有刊字蝌蚪形,高不可识。”
发现最早,却最难以释读。
其它7种文字或存于书,或出现于出土器物,或写于木石,或刻于石碑,或镌于石壁,均属有目共睹之字。而唯独蝌蚪文扑朔迷离,至今还未见其篆文摹本。
这些图文符号究竟有什么含义?
为一探究竟,历代不乏胆大妄为者,如明《万历志》和清《光绪志》载:东晋义熙年间,一位姓周的廷尉曾“造飞梯以蜡摹之,然莫识其义”。后郡守阮录和北宋县令陈襄亦曾“携众以观”,终因崖高路险,“云雨晦瞑”,未得结果。
陈襄还留诗叹道:“去年曾览韦羌图,云有仙人古篆书。干尺石岩无路到,不知蝌蚪字何如?”
在漫长的历史中,这些神秘的文字获得了诸多猜测与疑惑,当地人早已赋予了它各种奇妙的传说。
据他们祖先说,古代的仙居是一片汪洋大海,而韦羌山则是海中的一个礁滩,这些铁环就是船工们用以系缆之用的。近阅《仙居风光》一书,金建敏《寻访蝌蚪文摩崖石刻》认为,夏帝大禹时,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禹治水经过此地,在这里刻石记事,因此,蝌蚪文是大禹的手迹。
也有的村民告诉说,相传远古时,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有一个商人带了许多金银财帛经过韦羌,不幸触礁沉船。商人把金银藏在附近的山洞中,又在崖上刻字记载。因此蝌蚪文可能是一种寻宝的谜文。
当地老百姓一直相传为夏禹治水时所刻;有的则持否定态度,认为蝌蚪文根本不存在,是子虚乌有的事。有的则展开丰富的想象,说那是外星人留下的杰作。
看到最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息,对于古文字无休止的探究和争议有何现实意义?这是个让很多人无法释怀的问题。
面对中华民族已知的浩瀚文化库存,未知的无尽文史之谜,我们有责任去探究它,我期待这千古之谜能够早日破解。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一句话,一张图片,随时随地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
点击以下链接注册,和我一起来玩吧!
http://t.sina.com.cn/yunfengjia/profile
精彩系列:
礼品大派送 博友全互动
备注:
1/凡在2010年1月4日至 12月31日期间,评论排在每篇博文的“沙发”和每页的第9位的博友,将有机会获得每月精美礼品。
2/ 本博主原则上不删评语,但如有恶意攻击的评语,将删除,下面的评语顺序依次递进;若出现同一用户名的连续几条评语,将按一条计算,并删除其余评语;
3/ 为确保博友身份无误,中奖读者请务必使用新浪博客注册的用户名发表评语,匿名用户则无获奖机会;
4/无意义的、敷衍的、纯广告灌水即使抢到座位也无效,依次顺延给下一位留言者;留言中如能指出博文谬误之处的,也将有奖品赠送。
5/ 新鲜出炉——留言之“最”榜单,每个月我将在留言者里面评出最温馨留言、最深度留言、最搞怪留言、最认真留言、最挑刺留言(暂定)等等,每月底或月初发榜;
6/本次互动接受博友多次中奖;获得奖品的新浪注册用户,将会收到中奖通知留言,请在每月获奖名单公布后,自行将联系方式发到博主邮箱:[email protected];
7/ 如中奖博友博客主页无法留言或发纸条,作自动放弃处理。
本博主保留对以上全年互动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特别说明:以上评奖活动适用于所有博文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