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合作”必须善待的“联结中枢”


重庆市长黄奇帆在本市的“两会”上说,要务实地推进与四川地区的经济合作,促进川渝两地制造业与服务业优势互补,实现经济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

川渝合作应该成为四川、重庆两个省市自上而下的必然战略选择。重庆直辖从原来的四川省分家出来以后,区域内部的激烈竞争,已从谁做西部老大的名分之争,演绎到国家政策倾斜、对外招商引资等多个领域。谁都想在西部省市中脱颖而出快速发展,但是谁都担心自己成为了别人快速发展的“垫脚石”,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担心的相互壁垒、在川渝之间的少数地方曾经成为现实。

川渝要走入良性合作的正轨,消除相互的戒备应该是首要做好课程。这一点,对于川渝两个省市的主政高层来说尤为重要。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说“川渝合则两利,争则两伤”,重庆市长黄奇帆说“川渝要务实合作”,这些“高层喊话”的最大意义,不仅是川渝兄弟表象上的打得火热,更要促使各自属下的“小兄弟”区县加快合作的动作,加深合作的程度。

黄奇帆在参加重庆潼南县代表团时说,希望潼南主动接受四川遂宁的辐射,这一表态,应该看作重庆区县做好川渝合作文章的一种选择或方向。虽然双方强调的是合作和共赢,但任何一方显然都不希望自己处于合作的劣势、或呈现出弱项。“主动接受遂宁的辐射”,从某个角度看来其实更是希望潼南借助遂宁某些方面的强势、补足自己的短板与不足。

成渝两个大城市之间,以前联结着的有成渝公路、成渝铁路和成渝高速公路。未来3年内,一度被争吵得纷纷扰然的成渝高铁即将在重庆、成都之间联结起另一条快速通道。围绕成渝高铁的议论纷纷,很多关注在于这条交通动脉即将给两座大城市带来的发展机遇;或是,这条城际高铁会给沿线城市(比如荣昌、永川等)带来的绝好机会。但在我看来,未来形成的成渝高铁,其实更像一块铆钉,将成都、重庆两个经济体联结一起,成为中国西部版图上一个坚固而不容忽视的新发展极。

也许是注意到了这样的发展机会,在未来成渝高铁即将经过的地方,比如重庆的荣昌、永川、璧山等地,都在做着承担“联结中枢”的准备工作。荣昌县长谢金峰甚至在重庆“两会”上断言,10年后成渝间最大的特大城市会出现在荣昌、双桥与大足邮亭。

谢金峰的预言指日可待。但在期待这个愿景的过程之中,成渝之间、特别是重庆渝西片区几个区县,四川东部与重庆接壤的几个市县,能否货真价实地联结起牢不可摧的成渝经济体的发展中枢,无疑才是真正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