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代骂,不是商机是“伤机”


网络代骂,不是商机是“伤机”
 
骂人和挨骂也能成为一种交易,买家骂人付费,卖家挨骂收钱。近段时间来,网上的“挨骂店”占据不少市场,32岁的服务员冯敏(化名)在享受这种骂人服务3个月后,突然精神分裂。(17日武汉晨报)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精明人从中嗅出种种商机,网络代售、网络团购、网络陪聊等等,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正是瞅准了在当今的竞争社会,一部分人存在释放压力、宣泄情绪的需求,电话骂、QQ骂跟聊天室骂形形色色的“挨骂店” 也应运而生。
然而,正如毒品交易中的买卖双方都涉嫌违法一样,现实中不是每一种生意都可以做,都能实现双赢。网络代骂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虽然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的边缘,却因为交易标的的特殊性,面临着巨大的道德、法律、身心健康等风险成本,甚至极可能造成两败俱伤的恶果。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骂人毕竟不是合乎道德、价值主流的行为,被骂更非值得荣耀,相反是有辱人格尊严的事儿,当骂人和被骂成为一种习惯或职业,尽管可能让双方各取所需,带来短暂的满足,但如同吸食毒品,一旦上了瘾便极可能造成心灵或人格的扭曲,积习难改,积重难返。冯敏的遭遇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证。
越是压力大,越要注意调整心态,保持健康、阳光,防止因此而产生不应有的病变,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负面影响。通过花钱买骂这种病态的方式,试图“以毒攻毒”缓解压力,结果自然适得其反;俗话说,近墨者黑,靠被骂赚钱,在让对方产生骂人依赖症的同时,长期的耳濡目染难免会把自己赔进去,不知不觉中戕害自己的人格、身心和人生观、道德价值观。
因此,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不妨都悠着点儿,别让所谓的“网络代骂”毁了别人又害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