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思


1,人虽然置身于诸多存在物之间,但他并不简单地存在于此,存在于周围,人并不单纯是环境的一部分。他有更多的存在面,在人的里面有一些更为完整的领域与此世无关。人如果仅仅具有生物学意义,解剖学意义,甚至心理学意义,仅仅隶属于空间与时间,那么,今日之人应当是最完美的了,也应当是最有资格来谈论与表达自己的幸福的人。机器成了人的手臂,而且还助长并成为人的耳目等诸多官能,渗入高天厚土之间,比如没有任何鸟类比人飞得更高,没有任何地鼠到过人的去处,没有任何猛兽可与人的力量相匹,人所活动的时间与空间也越发弗远而不届,等等;而与此同时,人类的幸福非但不见长,难觅踪影,所经受的精神苦难还无以复加。可见,人是不会在物质层面得到救赎并满足的,因他还在不同的层面同时活着。赫舍尔云:“作为物,人是可以解释的,作为人,人既是奥秘也是奇迹,作为物,他是有限的,作为人,他是无穷无尽的。”而我们一直努力试图增加的知识与财富与人最本质的部分关系不大,不过是人性外围的需求,人的存在牵涉到很多方面和很多事实,其中大量的事实对于人的存在是次要的。而人的中心存于何处,这却是每一个时代都需要重新面对的难题,也是每一个体需要独立解答的难题。故此,切不可轻易地将全部的生命拿来追逐无关紧要的外物,这种可笑的人生态度被庄子嘲讽为将“随候之珠”拿来弹“千仞之雀”,故庄子的人生态度是“物物而不物于物”。因亚历山大大帝与成吉思汗的身体所实际占有的亦不过是长不过二米、宽不到一米的方形面积。生命是个大奥秘,首先需要寻求的乃是“我是谁”的知识,这种解答还不能停留于理论探讨,而必须以全部的生命行动构成,解答本身就是我们存在的一部分。生命不同于我们的所有物,如赫舍尔所云:“我所拥有的属于我,但我是什么却不属于我,生命不是我的个人财产。”
  
  2,空,不但要注意小空,而且要注意大空,杯子里外皆是空,人体就是一个薄薄的杯子,里外也是充满空。有与空,有存在于空之中。连天地日月星辰都悬于虚空,放下小虚空,归于大虚空,空空相容,正如光光相照。
  
  3,检测一个人的生命质量以其是否能无憾地离开为准。地狱就是内心的不安,反之,天堂就是你的无憾与平安。但这绝非二元论的结果,而是向上的路与向下的路乃是同一条路,只是因背道而驰带来的相应之果报。
  
  4,重解“庄周梦蝶”:觉知是同一位,而承载觉知者的身份不同了,一为胡蝶,一为庄周,迷茫处在于,两者根尘迥异,即情境与感觉绝然不同,如同生者经历了死亡,死者而又重新复活一般。
  
  5,记一语:“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就哲学而言,绝非仅仅起于好奇那么简单,而是试图寻求本源,甚至如印度哲学为了解脱与终极的涅槃而存在,它寻求的是体证,故此,哲学大异于任何其他学问,方东美先生云:“别的学问可能客观,哲学则不然,尤其是东方哲学,东方哲学所讲的智慧是‘内证圣智’(楞伽经语“此法殊胜是大乘道,能令成就自证圣智,于诸有中受上妙生”),外在的经验和事实只能助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