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里看花:云计算中的投融资机会


  云计算背景现状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超级计算模式,由网格计算、公用计算、软件服务(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三个阶段发展演变而来,代表下一代的因特网计算和下一代的数据中心。许多人认为,云计算将成为第四次IT产业革命。前三次是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互联网。果真如此,那么,云计算真是信息革命、新经济转型、和投融资领域的福音。

  笔者在北美亲身经历了新经济30年,深知信息革命和新经济的甜酸苦辣。信息产业的起飞是在20世纪60、70年代,以大型计算机IBM360为代表,使得大企业、政府、大学等大单位机构尝到了信息技术的好处:科学计算、模拟、数据存储和处理成为主要应用领域。这被看成第一次IT产业革命。当笔者20世纪80年代初到加拿大,IBM大型机仍然被广泛使用。大学的计算机中心的主机通过成百上千的终端向校内和校外的大客户提供服务。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个人电脑以苹果Apple II和IBM PC 为代表,使得信息技术进入了广大中小企业和寻常百姓家,这被看成第二次IT产业革命。笔者所在的加拿大大学计算机系,出现了工作站和微型电脑。仅仅几年功夫,被研究生们看不起的微电脑就以其方便和软件丰富成为撰写论文和科研的重要工具。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信息技术从大学、研究院、大机构如同水银泻地般进入家庭、企业、商业、政府等所有角落,整个社会转型为信息化社会。以硅谷模式和美国NASDAQ股市为代表的风险投资如日中天、席卷全球。所以,互联网被当之无愧地看成第三次IT产业革命。事实上,美国之所以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与上述三次IT产业革命有极大的关系。自从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NASDAQ股市从5000点狂泻至2000点左右,10年来IT产业一直未能出现前三次IT产业革命的繁荣局面,这里面有深刻的原因。一是“方便v.s.不方便”。半个世纪以来,人类以追求“方便”使用信息系统作为原动力,一直推动IT产业飞速发展(user friendly)。直到微软和英特尔的Wintel对于IT产业的垄断。这时出现了巨大的悖论(自相矛盾):微软给了人们巨大的方便,以至于人们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它;与此同时,人们为了发一份简单的电邮,竟然要花费几分钟等待打开电脑、Windows、浏览器!何等巨大的不方便和浪费!二是“信息资源v.s.信息垃圾”。企业曾经认为IT技术是提高竞争力的利器,为此投入巨资购买硬件软件,这是前三次IT产业革命的根本动力。PC对于20世纪80年代和Internet对于20世纪90年代都成了IT产业革命的火车头。反之,自从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企业商界在问:“成本巨大的IT技术到底为企业带来了什么效益?”企业购买了有用的信息资源,却同时带来了无穷尽的信息垃圾(包括病毒)。例如:无论企业大小,甚至几个人的微小企业,都要买几台电脑!总之,自2000年以来,一直没有出现如同当年PC和internet那样的IT产业的火车头,来解决企业的巨大困惑. IT产业革命实际上停滞了十多年,其标志之一就是NADSAQ股市一直在2000点徘徊。

  云计算给以希望曙光

  云计算给解决上述两个巨大悖论带来了希望:用户不需要操心和购买昂贵的硬件软件设备,只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简单“云终端”使用所需信息,从而把设备成本、时间成本和信息垃圾负担全都甩给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去操心。

  据报道:由于意识到“云计算”将是一场改变IT格局的划时代变革,几乎所有重量级跨国IT巨头从不同领域和角度开始在“云计算”领域扎根,其中包括Amazon、Google、IBM、Mircosoft、VMware、Cisoco、Yahoo等等。美国硅谷目前已约有150家涉及“云计算”的企业,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笔者的一位中科院研究生就在著名的云计算虚拟技术公司VMWare工作,公司业绩和股市市值都很出色。IDC推算未来3年全球“云计算”领域将有8000 亿美元的新业务收入。显然,全球各IT巨头竞相进入“云计算”领域背后的原因是未来天文数字般的市场规模以及由此带来的无比光明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