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国道:让中国走上制造业大国之路
在没有高速之前,国道是中国交通的命脉,即便现在,也同样承担着货物运输的重要作用。321国道,从成都出发,经过内江、泸州、贵阳、桂林、梧州、肇庆至广州,跨越四个省,长度为2220公里。这是一条非常值得怀念的道路,因为它是从西部通向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广东,通向让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的珠江三角洲321国道是一条中国西部农民迁移之路,四川是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在重庆没有设直辖市之前),也是外出农民工最多的省份,而贵州是中国最穷的省份,地少人多导致贫困;与321国道挨得比较近的是湘西,同样是非常贫困的地区,而即便是粤西,同样也是比较贫困。这些地区的外出农民,在过去30多年中,不断地沿着321国道去珠江三角洲地区打工。如今,他们打工的地方已经成为全国最发达的城市。
我们可以看一下,广东的GDP去年已经达到4.56万亿,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如果再过上5、6年,很可能赶上韩国经济总量。同样,广东的外来人口也是全国最多的,应该超过3千万,其中大部分是农民工,而东莞又是广东吸纳外来务工人员最多的地方,最高年份达到近千万人。因此,东莞成为全球规模经济效应的神话,堪称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磁头和电脑机箱产量占全球的40%,覆铜板和驱动器占全球30%,IBM、康柏、惠普、贝尔等电脑公司都把东莞作为重要零部件采购基地。中国服装的1/5出自东莞,而羊毛衫年产2亿件以上;它还是中国家具的最大出口基地。而深圳2010年的出口额有望超过2000亿美元,这一规模正是印度作为全球第二人口大国2010年的出口总额。
珠三角的工业奇迹也造就了中国奇迹,2011年,又将是一个刻骨铭心的年份,因为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将超过美国,中国真正成为全球制造大国。而让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的,正是那些沿着321国道、318国道(中国最长的国道,从西藏樟木沿着北纬30度线到上海)以及其他传统路线到达珠江和长江三角洲的农民工。
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奇迹般地增长,美国《时代》周刊在2009年将“中国工人”评为年度人物亚军,而照片上的几位在深圳打工的女工,在90年代则是中国农民。中国农民在过去30年中不断向东部沿海迁移,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廉价劳动力,在单调无比的流水线上连续工作10小时的深圳女工,成就了多少企业家把自己的小厂变成全球行业龙头的梦想。2010年中国人均GDP将超过4000美元,已经成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我们应该在321国道上竖起纪念碑,纪念那些曾经改变中国命运的农民工。
321国道:让中国走上制造业大国之路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