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2011年加息“蓄势待发”
根据2010年5月-12月CPI和PPI连续走高,尤其是去年11月CPI达到5.2%,12月可能维持在4%-4.5%,说明物价的小幅度的回落。但是,通胀率依然维持高位。一方面2010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经政策,市场资金和流动性过强。另外一方面人民币还会继续升值和市场热钱大量存在。其他方面是物价指数方面没有明显的回落。如果是根据通胀率等三个因素来看,2011年加息至少有三次以上,而且每次加息的幅度还会是0.25%。对中国楼市和房价及开发商等购房者是否有影响力。关键是看加息的次数和每次加息的幅度大小。
如果是加息时间隔离长,如2008年到2010年才两次加息,每次幅度一样。说明次数时间长和幅度小,况且加息不可能是一步到位,中央也担心加息次数多和过密集及幅度大,影响到经济稳定和发展。因此对楼市是没有影响的。但是如果加息的次数多并且密集及不需要增加幅度,不仅可以吸引市场上的热钱和增加开发商的融资难度,还可以增加投资客的投资炒房生活和持有压力。
因此,开发商都要哭了,投资客扛不住了。所以关键是看幅度和次数及是否密集。我个人认为2010年在春节后加息一次,另外是二三季度会加两次,之后再加一次。只要房价过快上涨,经济不大会出现大波动。另外是由于中央对经济是否稳定和国内外经济形势没有实际的把握,因此,不会过分收紧货币政策和财经政策,楼市和经济依然在2011年是稳定的。
加息预期再起,时间窗口本周末或至。一、1月13日傍晚,央行发布今年1号文件《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的银行和企业开展境外直投人民币结算试点开闸。境外直投,是指境内机构经境外直投主管部门核准,使用人民币资金通过设立、并购、参股等方式在境外设立或取得企业或项目全部或部分所有权、控制权或经营管理权等权益的行为。
二、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日前表示,如果一季度国内物价上涨压力过大,不排除出台新的调控举措。周望军说,由于春节期间消费增加、生产减少,去年同期物价指数相对较低,受翘尾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物价同比上涨压力仍然较大。从长期看,国际输入性通胀、国内劳动力、土地价格等要素价格持续上涨,使物价仍面临一定的上涨压力。
三、世界银行在对外发布的最新《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在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8.7%。对于通胀形势,鉴于目前2010年12月的CPI数据还未发布,世行没有给出具体的数据,但世行中国首席代表韩伟森表示是货币政策是治理通胀的核心,认为中国还有加息的空间,此外,升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也可对抗通胀,而直接管控价格不是好的措施。
四、央行流动性管理日趋灵活。为应对本周巨量的到期资金,央行公开市场重启暂停逾1个月的正回购操作。截至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连续9周净投放,累计规模达3760亿元,其中本周净投放资金190亿元。根据公告显示,央行周四(1月13日)招标发行的30亿元3月期央票,发行利率续涨8个基点,至2.2588%;同时还进行了200亿元的7天期和80亿元的91天期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1.90%和2.26%。
五、去年信贷投放总量超标及新年伊始商业银行放贷热情的高涨,令中国加息预期再度升温。2011年1月12日泰国宣布加息之后,昨日韩国央行意外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2.75%,令猛烈的中国加息预期这把火烧得更旺。六、由于澳洲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煤炭出口国,澳洲水灾对国际煤炭市场的影响仍在扩散之中,国际煤价也因此持续上升,其中炼焦煤价格涨幅最大。目前,国际现货市场炼焦煤FOB价格已达265美元/吨,市场已预期二季度炼焦煤基准合同价格将在250美元/吨以上。
七、新年以来单周解禁量连续第三周出现环比下降。统计显示,下周两市共有14.73亿股合计231.71亿元市值的限售股将解禁上市,较本周环比下降30.4%,而新年的前两周解禁市值分别达到615.75亿元和332.94亿元。按照昨天的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为231.71亿元,较本周的332.94亿元下降30.4%。其中,深市公司成为解禁主力,合计解禁市值达到147.97亿元,沪市公司解禁市值为83.73亿元。
八、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1年1月1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5896元。连续五天创下新高。1月13日在世界银行《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发布会上表示,2011年中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应对通胀的关键在货币政策。国际金融危机高峰时中国商业银行利率下降了200个基点,现在才反弹50个基点,预计未来仍有很大的加息空间。
《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预计全球G D P在2010年扩张3.9%,但是到了2011年将放缓至3 .3%,2012年达到3 .6%。发展中国家2010年预计同比增长7%,2011年增长6%,2012年6 .1%。发展中国家的增速将继续超过高收入国家,后者的增长预测为2010年2.8%,2011年2.4%,2012年2.7%。预计中国2010年G D P同比增速为10%,2011年将降至8.7%,2012年则继续下降至8.4%。
根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当前食品价格对中国物价上涨的贡献在增长,货币供应、灾害性天气和全球宏观经济政策也都对价格上涨有影响。另外,中国劳工工资的上涨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中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稳定的价格上涨是正常的,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一种表现。为了应对物价上涨的压力,中国多方面着手,不过最关键的还是货币政策。世界银行的专家们还同时否认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资本流入以及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会对中国的物价产生很大压力。
世界银行发展预测局局长汉斯·蒂莫指出,各国间货币价格的波动以及石油价格近期的上升会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但是没有迹象表明现在国际市场处于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升期。从长期来看,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还将在小范围内波动,这对经济复苏和投资不会有大的影响。中国面临的通胀问题不应归咎于资本的流入。在中国,资本流入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但是中国当前实施的外汇管制能有效的控制资本流入。
中国的物价问题主要源自此前的货币政策,以及其它国家价格的上涨。展望中国今年的货币政策,央行还有可能加息。金融危机高峰时中国利率下降了200个基点,现在才反弹了50个基点,仍有很大的加息空间。至于何时加息取决于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物价进一步上涨和房地产价格抬头可能会促使央行进一步加息,但是如果通胀情况有所改善的话就不会加息。
寅虎翘尾去,福兔迎春来。如果我们将去年出现的“V”字型调整放到一个大的环境和更长的时间周期波动去理解,那么今年上证指数有可能走出一波“N”型震荡行情。从1664点开始的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为大背景的新一轮牛市已经运行了28个月,上证指数波动的年最低点逐年抬高,2008年1664点,2009年1844点,2010年2319点。按照2010年13倍动态市盈率测算,2011年底部有望抬升到2600点一线。
由于政策逆周期、稳定经济增长与防治通货膨胀之间的两难,对股市全年的预期仍然呈现一种不确定性状态,或者说必须要等国际板推出时间表明朗以后,才能形成趋势性的机会。2011年A股市场的看点还是在政策。既然现在管理层对2011年政策的把握态度是“采取审慎灵活的调控机制”,那么就说明2011年政策的出台将择机而动。因此我们认为2011年的行情没必要先看那么远,能把握好一季度行情就很不错了。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改变了大国和地区力量的对比。美国、欧盟、日本的经济受到削弱,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迅速崛起,尤其是中国的发展更令人瞩目,在世界舞台上的发言权也进一步加大。宏观基本面,2011年GDP增长可能从10.7%回落到9.6%,其中投资拉动贡献4.8%,消费驱动贡献5.3%,出口减少贡献负5.3%,仍保持一个平稳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积极的财政政策在2011年将发挥重要作用,核心是扩大投资、减少税收、惠及民生。尽管4万亿经济刺激项目已接近尾声,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将突破1.3万亿元,4万亿后续项目也需要进一步的投资支持,2011年又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部分央企和地方政府上新项目、铺新摊子,争取“开门红”的投资冲动必然会推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左右的稳定增长。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2010年这项工作取得了有效进展。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直接融资比重过低是多年来始终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统计显示,证券市场2010年直接融资金额达2.76万亿元,同比出现大幅增加。其中,股票市场全年直接融资金额达9434亿元,债券市场直接融资金额达1.8万亿元。若以全年银行新增信贷规模7.95万亿元计算,2010年我国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比重已经达到25.77%,较2009年出现大幅提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所以,今年直接融资规模有望超过3万亿元,将给居民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