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水浒之武松 中


上次我们说到武松拎着两颗人头去衙门投案自首,在武松那个年代,他和所有的草莽英雄一样,身在一个法制不健全的时代,在他快意恩仇之后他就陷入法律上的纠结了。我这杀了人了,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啊,还是一身伤两命,够杀两回的,再加上武松身在公门,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但是武松最后仅仅是发配充军到河南孟州了。那他杀了两个人是怎么活过来的呢?这一点可能很多读水浒的人都没有注意到。
水浒传原文是这样的:“且说县官念武松是个义气烈汉,又想他上京去了这一遭,一心要周全他;又寻思他的好处,便唤该吏商议道:“念武松那厮是个有义的汉子,把这人们招状从新做过,改作‘武松因祭献亡兄武大,有嫂不容祭祀,因而相争,妇人将灵床推倒;救护亡兄神主,与嫂斗殴,一时杀死。次後西门庆因与本妇通奸,前来强护,因而斗殴;互相不伏,扭打至狮子桥边,以致斗杀身死。’”读款状与武松听了,写一道申解公文,将这一干人犯解本管东平府申请发落。可能看到这里,很多人会问,这县官胆子也太大了吧?这不是明目张胆地改判词吗?经他这一改,一桩连环杀人案变成了斗殴杀人,在法律上留下了天大的空白。这是明显的营私舞弊啊,难道县官真的是念武松是个义烈汉子?人家武松杀人之前是告过状的,人证两个,何九叔、郓哥,物证何九叔烧武大郎尸首时偷藏的骨头以及他看见武大郎七窍流血,但是县官说证据不足,给打回来了,怎么现在武松就成义烈汉子了?
有个前提很重要,那就是西门庆的死活。县官断案的手法因西门庆而不同,县官上任两年半,要考绩了需要银子打点啊,武松帮县官把银子送回东京了,这就是县官“寻思他的好处”。但是西门庆活着时对县官好处更大,他是县官的“私家银行”啊,两利相权取其重啊,他以往与西门庆存在利益链而过往甚密,那阳谷县的居民都说县太爷与西门庆穿一条裤子,要是县太爷把武松给杀了,那居民都会说了,这县官确实与西门庆狼狈为奸啊。县太爷在西门庆死后,救下武松,就保全了自己的名声。扬州评话王少堂先生专门就这个问题讲了一堂《陈洪辩罪》,将这一细节穿插其中,生动形象,陈洪变卖了武松的家产,半夜从后衙进入,给门房靴筒里塞了银子,门房直跺脚,“这怎么好意思呢?”连这一小小细节都注意到了。然后陈洪就进了后衙,“县太爷,听说武松最近犯了事啊”“你怎么知道啊?”“在茶馆酒楼里听说的,大伙都在说呢”“西门庆的俩小舅子说了,这武松死定了,我们都不用打点,县太爷自然会定他死罪的,一会儿又说我们已经给了县太爷好多银子了,武松死定了。他们没来打点,还把您的名声搞坏了。”陈洪在这节骨眼上给县太爷对上榫了,县太爷让武松办的这事,实际上是私差公出。要是武松在家,准出不了事,武松天天在家出出进进的,那西门庆也不敢来偷情啊,武松的拳头连老虎都能打死,还打不死他?所以县太爷心里愧疚,让武松活就有道理了。
其实,人很难淡泊明志的,只能在某一时期某个方面能做到淡泊明志。武松在功名上也淡泊不了,他一个江湖闲汉,自从打了虎,县太爷让他跨马游街,还做了都头,相当于是进入了封建社会管理的序列,武松是相当感激县太爷的,所以他会去投案自首,武松还向往着充军完毕后还可以回到这个序列的。所以武松的骨子里既藐视权贵,又向往权贵的。
武松被发配孟州,一路上也是不平静啊。北宋末年,虽然经济发达,但是土匪还是很多的。到了十字坡,武松一看那酒店,就觉得不对劲。等到进了酒店,一看到孙二娘,他就提防了,他看出那女人不是个好人。台湾学者评价孙二娘,不说孙二娘是英雄,说她是“最残忍的禽兽”。扬州评话里有这样一段赋来描述孙二娘:“眉含杀气,目露凶光,辘轴般蠢笨腰肢,棒槌似桑皮手脚,厚铺一层腻粉遮掩顽皮,浓抹两靥胭脂直插鬓角……”看这样一段描写,就知道这女人不是好人。那两个解差写得很有趣啊,一进店就说:“没外人看见,我们把你的铐子下了,一起喝酒吃肉吧!”还说“没人看见”,孙二娘不就在那儿看着吗?武松接下来就变得不像武松了,他开始试探孙二娘。可能有不细心的读者会问,武松怎么变味了啊?一掩卷细想,你就会明白。当时小说脱胎于话本,保留着许多话本的形,但渐渐开始不交待一些细节,而是让读者去体会了。武松是故意装出一副流氓地痞的样子,惹孙二娘下手。水浒传里这样子写:“武松取一个拍开看了,叫道:“酒家,这馒头是人肉的,是狗肉的?”那妇人嘻嘻笑道:“客官,休要取笑。清平世界,荡荡乾坤,那里有人肉的馒头,狗肉的滋味。我家馒头积祖是黄牛的。”……武松又问道:“娘子,你家丈夫却怎地不见?”那妇人道:“我的丈夫出外做客未回。”武松道:“恁地时,你独自一个须冷落?”
那妇人笑着寻思道:“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倒来戏弄老娘,正是‘灯蛾扑火,惹焰烧身,’不是我来寻你。我且先对付那厮!”这妇人便道:“客官,休要取笑;再吃几碗了,去後面树下乘凉。要歇,便在我家安歇不妨。”
  武松听了这话,自家肚里寻思道:“这妇人不怀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武松又道:“大娘子,你家这酒好生淡薄,别有甚好酒,请我们吃几碗。”那妇人道:“有些十分香美的好酒,只是浑些。”武松道:“最好,越浑越好。”那妇人心里暗笑,便去里面托出一镟浑色酒来……
武松又要孙二娘加菜,武松就趁机倒了酒,装作被麻倒了。孙二娘就叫了店小二来搭了两个解差,又来搭武松,却搭不动武松。孙二娘就亲自来搭,武松一身好肉,孙二娘当然不肯放过,孙二娘看人的眼光都是看肉的成色的,武松就是从她的眼光里看出她不是好人的。孙二娘就是太自信了,所以当时就被武松给制住了,武松当时举起拳头就要打,这时屋外来了个男人,叫武松“好汉饶命”,然后就互报姓名。原来那汉子就是菜园子张青,武松一辈子好就好在“打虎英雄”四字上,坏也坏在“打虎英雄”上,当时武松就报了:“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就是景阳冈打虎的武松。”张青当时就激动了:“哥哥啊,可算让我见到你了。”然后各自交待了来龙去脉,张青本来是孟州道寺庙里种菜的,后来与和尚不和,杀了和尚,烧了寺庙,就跑出来剪径。有一次,遇到了一个老爷子,他也去打劫,结果被老爷子一扁担打倒了。他就立马跪下:“老爷子饶命!”老头说:“看你身手不错,如果你真想干这行,就跟着我学功夫吧!“这老头来头不小,外号“山夜叉”,张青一个配角遇到了一个专业打劫的红角,老头子就把他“貌美如花”的女儿孙二娘许配给了张青,张青也没法反抗啊,于是只好忍了。夫妻俩开始当“啃老族”,后来把老头子财产耗得差不多了,老头子死后,夫妇俩就开了这间黑店,麻倒过路人,取钱财害人性命。张青振振有词地跟武松说:“我跟我婆娘讲了,有三种人害不得,配军,出家人和江湖艺人。配军多半都是冤枉的;出家人和江湖艺人很可怜。上次鲁智深差点就被干掉了,衣服都给脱了,放到案板上去了,幸好我赶回来才把他救下来了,后来我们就结成了朋友。还有个头陀,我回来晚了,人已经被杀了,我就留下了他的度牒和衣服,我还觉得挺可惜的。”他还给武松看了那留下来的东西,然后劝武松把那两个解差做掉,去二龙山鲁智深那里落草为寇得了。
武松向往权贵的一方面就表现出来了,他说这两个解差大哥一路上待我挺好的,而且我武松平生只打硬汉,哥哥还是帮我救起两位差大哥吧。”两解差也当真糊涂,被救起来之后,居然还说:“好酒好酒,才喝了两口就醉了,我们回来还要在这儿喝。”这俩解差一回死不够,还要回来死。接下来就是张青摆家宴给武松接风,这时又表现出武松的向往权贵了,他请两位解差上座,自己和张青孙二娘坐在下首陪着,这就表明在武松心目中,解差还是代表王法的。武松性格里的几面此时都表现出来了,这就注定了他日后还要经历陷阱,残害,以致一怒之下大开杀戒。
武松到了平安寨,那些个牢友就开始问他:“你有没有带银子和有关系的条子啊?”武松就问:“为什么要带这两样东西啊?”牢友就告诉他:“有了这两样东西,就可以免除一百杀威棒。”武松说:“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正说着,差拨官人来了,“看你长得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你是景阳冈打虎的好汉,阳谷县做都头,只道你晓事,如何这等不达时务!”武松道:“我精拳头有一双相送!碎银有些,留了自买酒吃!”武松直接抗命,差拨大人就说:“你等着瞧吧!”不一会儿就来了两个差人,带武松到点视厅见管营大老爷,大老爷正要按下去打武松,这时他旁边一个缠着绷带的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在管营大老爷耳边说了几句,管营大老爷就说:“你在路上害过病吧?”“没有啊,我吃的好喝的好啊没害过病啊,你们要打便打!”武松这样子说。“你这人怎么不懂得迂回啊,管营大老爷是要周全你,你怎么不领情啊?”管营大老爷这个时候就说了:“你肯定是害热病,烧坏了脑子,带下去吧!” 带回去之后,牢友就问武松,怎么样?打了没?“没打啊!”牢友就说“兄弟你完了,接下来他们有很多手段对付你了,像是封了七窍把你倒立在墙边,一个时辰你就完了。”“还有呢?”“还有的我们也没见过啊!”到了吃饭时间,送饭的来了,问谁是武松,然后送进去了,有饭有酒有汤,武松一句“且落得吃了”就吃了。第二天饭菜更好,还换了牢房,被褥,武松就百思不得其解,这到底是要干什么啊?第三天,他抓住送饭的,问这饭是谁送的?送饭的说:“我们是小管营相公家的人。”“他到底要干什么啊?”“我也不知道,说要好酒好菜养半年三个月了再来见您。”养半年三个月再杀?这投入也太大了吧?武松于是开始绝食,于是马上就有人带他去见小管营相公了。小管营相公见面立马大拜:“英雄,可算见到你了!”
武松就问他:“天天好酒好菜招待我,到底有什么事呢?”小管营相公吞吞吐吐半天,不肯说。这小管营相公,绰号“金眼彪”施恩,在孟州“快活林”开了间酒楼,在囚徒里选了几个武艺好的,逼当地过路的江湖艺人缴税,算是当地的小霸,后来来了个张团练,他带着个人,五大三粗,人高马大,擅长相扑,硬生生从施恩手底下把那酒楼抢了去,一拳打得施恩几天下不了床。施恩想报仇又不敢报,首先,他自己本身开酒楼就不合法,但是团练军职比管营高,他也打不过蒋门神。于是,他心里就有块垒放不下啊,好容易盼到武松发配充军了,他想让武松给他报仇。“可是你为什么要我养三个月啊?”武松问。“我怕你发配过来,身体不好,想你把身体养好了,再去报这个仇。”武松说:“没事,我立马就可以去。”施恩不答应,武松当时就急了:“既然不行的话,也不用好酒好菜招待我了,该怎么对我就怎么对我吧!”说完拔脚就走。武松说要走,施恩哪里拦得住啊?这时,从屋后出来一个人拉住了武松:“好汉留步!”正是管营大人。然后就请武松进了后堂说话,让小管营大人在旁陪话。武松很不好意思,让小管营大人坐了一起说。“这两天,我们先去打探一下,看蒋门神在不在,在的话,我们就去,不在的话,我们就改天再去。”武松答应了,与施恩结拜了,然后三个人一起喝酒,武松喝得酩酊大醉,当时施恩父子就说:“哎呀,他一喝就醉啊,明天怎么有力气去打蒋门神啊?”于是第二天,施恩撒谎骗武松:“今天蒋门神不在,我们改天再去。”等到送饭的来了,武松就拉住他问:“为什么不让我去打蒋门神啊?”“你昨晚喝醉了,他们担心你没力气。”
    武松心里明白了,就约施恩一起出去散步,然后在天王堂这个地方举起了大石块,面不改色心不跳,施恩这才放心。武松对施恩说:“我在景阳冈打虎,是喝醉了才打死了,我是多喝一碗酒就多一份力气。我去打有个条件,我说与你,你要打蒋门神时,出得城去,但遇着一个酒店便请我吃三碗酒,若无三碗时便不过望子去,这个唤做无三不过望。”去打蒋门神的那天,武松就碰到酒店就喝,一直喝。快到快活林了,武松就对施恩说:“你且先离开,找个地方躲起来吧!等我打赢了他,你再过来吧!”这句话说到施恩心里面去了,正是施恩想说,但又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他自己求武松为他拼命,自己怎么好意思先离开呢?这时武松说了这句话,他如蒙大赦,立刻就走了。又走了一程,马上就要到快活林了,武松叫施恩府上给他送酒的人都离开。这充分显示了武松一个草莽英雄的性格,为他人着想,他的“无三不过望”是大智慧,他在半醺状态下依然能想到不暴露施恩,为他人设想之细密都在此处了。但这种“义”是残缺的道德观,是非不明,对世上很多关系都解释不通,因此,武松才走上了一条帮一个豪强惩治一个豪强的错路,这就是武松的不足之处了。
武松到了快活林,远远看见一个人大马金刀地坐在外面乘凉,还拿着个扇子在赶蚊子,武松一眼就看出那个人就是蒋门神。武松本来可以过去,三拳两脚就把他打倒,但是武松是个君子,专打硬汉,不拣软柿子,不打无防备之人。武松他想着自己不会主动出击,要惹得他们来打我。他就进店了,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张柜台,柜台里坐着个姑娘,那就是蒋门神新纳的妾。还有几口大酒缸在那儿摆着,这些就是道具了,等下好往里面丢人。
武松往那儿一坐,但没有小二敢上前招呼。“你们不招呼客人?”小二里面比较机灵的头儿就上前去了,武松就开始刁难,惹得柜台里的女子开始骂骂咧咧了。武松想就是让你骂,你一骂我就有理由开打了。武松当时就把女子抓起来,直接丢到酒缸里去了,那些店小二都还会些三脚猫的功夫,都一拥而上了。武松三下两下就去了一半,蒋门神听到这边的动静,也进来了。一看是个醉汉,当时就“轻敌,欺敌”了,武松当时脚步踉跄地过来了,蒋门神一挡,他转身又走了。蒋门神当时就追上去了,这一追上去,蒋门神就吃了大亏了,武松立马一脚踹在小肚子上,又一脚踢在脑门上,当时血就下来了。其实武松是充满英雄智慧的,他英雄多畏,临敌无畏。其实在来之前他想了很多,人家给你免了一百杀威棒,好吃好喝的招待你,你怎么报答人家啊?武松谋胜的同时其实是谋败的,他想过打不过怎么办,打不过他也是个醉汉,可以含糊过去,别人问姓名,也没有“打死不说”这一茬,直接模糊过去,为自己的败留了一条后路。水浒传写得最好的实际上英雄未上梁山前,武松其实是充满智慧的,在历史局限,举步维艰的时代,武松又将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