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办春晚还想死扛到何时?
老实说,现在的春晚已经名声很臭,人们放开嗓门想骂什么就会直接骂出点什么。在放肆地议论春晚的蹩脚与丑陋上,人们总是不遗余力,更有甚者,人们总是盼着春晚能捅出点什么篓子,实在不行,让某位大明星就在那座举世瞩目的大舞台上一不小心跌上一跤。不然,这春晚已经实在没什么看头咯。
人们说春晚从全民翘首以盼的盛宴到全民无可奈何的鸡肋,满舞台上的令观众都感到难堪的蹩脚节目,让天南地北的人们在劳累了一年之后又接着尿频与瞌睡的“尿点”与“睡点”,就是不再有“看点”。这其实只是一种无奈情绪,大伙直盯盯地就是把央视干瞪眼,看着央视麻木不仁地糊弄了全国人民,而且还是一糊弄就是数十年。
人们没有办法,只好抓住那些越来越丑陋的明星大腕们不知羞耻的献丑时的痛脚,一顿暴搓,骂得个狗血淋头,不亦乐乎。从烂民领袖形象的集大成者的赵本山,到年复一年不知进退地赖在台上不肯下来的那几位嚼牛皮的小品相声演员,没有一个不被观众与网民当做令人忍无可忍的倒霉蛋。每当春晚一结束,就能听到人们用发泄式的粗话放肆地议论着这些上一辈子不知欠下了多少人情债的浑蛋。没办法,其实这些演员并没有那么可恨,他们也是进退两难,他们虽然因跟不上如今电闪雷鸣的节奏而早已过气,但还能拿着春晚的金字招牌,干上了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厚脸皮勾当。
其实,真还不能怪这些在大众眼里日益变得面目愈加可憎的成年老坛陈醋模样的演员们,人们宁可去看那些美艳无比的满舞台乱蹦的生面孔女孩,虽然这些由央视专门为观众量身定做的香艳当然能吸引眼球,但这种偷梁换柱的勾当并没能减轻人们对霸占舞台久矣而又不肯自个离去的老面孔们的无产阶级义愤。
人们不知道该骂谁?该怪谁?该暴搓谁?但人们肯定早已知道这春晚早已变成了这一系列单词的同义词:植物人,脑死亡,鸡肋,文盲的盛宴与大腕的天堂。人们对这些面目可憎的大腕在春晚上旁若无人地搓澡模样的举动颇为愤慨,眼看着这些大腕们把春晚当做了自家的私家会所,一进来就甩鼻子砸碗的。但是,尽管春晚搞了越来越多的低俗与植入广告之类的低级捞钱勾当,但不可否认的是春晚离百姓、离生活、离现实真相、离人心企盼却越来越远!春晚已完全不能迎合大众,不是不能迎合大众的心理与口味,而是根本迎合不了大众的切身利益与现实感受。春晚正在用一种日益怪诞的突兀方式企图把大众的注意力从真相上移走,春晚正在用蹩脚的邋遢方式欺骗大众!你说这种当众耍赖的丑陋行径总是企图瞒天过海地愚弄大众,这怎么能得到大众打心眼里的认可呢?就因为当今的春晚在人心向背的层面上已毫无正义可言。
我们的文化正在死亡,正在接近于我们春晚的基本形态——文化脑死亡状态。这都得益于我们长期以来不遗余力的不动脑子的喧嚣与迄今已归于失败结局的文化宣讲方式。其实春晚不算太大的民族文化的失败案例,更为令人气馁的失败是民族文化认同上的普遍失败与人心不可逆转的日益涣散。
你说一个人在一年的365天里点算了364天的钱财,而且全国人民都一模一样地干着这同一个活儿而无暇顾及到其他任何事,那么,人们在这一天里的心情还不就跟猫抓了似的,没什么定性。如此境况之下,当且仅当此时,咱们实在不能指望央视再整出另一台别的什么讲究的节目出来,反正混混眼睛,压压惊诧,麻木一下神经而已,所以了,大伙都别当真。
不过,这话又说回来了,人们越来越感到这春晚越来越有点令人尴尬。对于央视来说,搞也挨骂,不搞也会被说成是终于被掀翻在地的一堆臭狗屎;对于百姓来说,看也没什么可看的,不看又没什么可做的,于是,大伙只好凑在一起继续苟且。无聊怎么啦?难道一年中的那364天就不无聊了吗?只不过在那364天里,大伙实在太忙,疲劳的神经一旦数完钱马上就来了瞌睡,哪还顾得过来干瞪着眼等着来上一段无聊哟?
春晚就这样成了全国人民点算一年来的无聊的总结会、总图腾或总无聊。春晚何止是人民大众的鸡肋?春晚已然成了我们这个闹麻麻的人种的伤心无聊的大聚会。怎么办呢?一到春晚,全国人民都不再做生意了,外面黑乎乎的,一点人气都没有了,你不困在家里,难道还能上外面去寻找到中国文化的真谛吗?所以了,中国人不打通宵麻将,不从南到北全都在黑咕隆咚的私底下猛灌二锅头,不昏天黑地地蒙头大睡又能干什么呢?没有人能够对此理直气壮地回答。
其实,事情并不复杂。有谁见过谁能用一种方法把所有人的喜好全都给弄全乎了?有谁能够把人们的喜怒哀乐全都包办代替起来?有谁见过能用一种方法把近14亿人口成功地在一个夜晚里全都逗乐咯?还一乐就是数十年?包办春晚应当终止,正如包办婚姻已然废止了一样。央视的不遗余力也不可能弄好14亿人口的大戏,不但如此,央视还弄出了更多的垄断丑剧,这样霸王硬上弓地生拉活扯,年复一年地折腾不成了得不偿失了吗?
不要忘记,春晚不仅起源于我们过去呆板的计划经济时代,而且,春晚数十年来的林林总总与闹闹麻麻的行径一再顽强地表现出它本就是一副企图一统天下人心的虚妄标志,尽管它统治人心的目标被确定成了看似无关痛痒的喜怒哀乐。
我们不能不承认:世上既没有能够一举富足天下的经济体制,更不可能有一统人心的一场嬉皮笑脸的闹剧。如此,我们干嘛非得要咬死春晚不放松呢?其实,当下的急务却正是:为顾及我们民族文化的脸面计,为顾及百姓民心的九九归一计,我们还是停止春晚这一愈益让我们脸红的尴尬生意,改由人们按照地方特色各自为乐的随兴所至为妙。
老夏
20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