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国有经济一路凯歌大步前行
湖北黄石 李国芳
回眸“十一五”,一路凯歌。黄石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部署下、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构建新型监管体系,尝试国有资本运营,国有经济取得持续快速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市政府和市国资委同时被省政府授予“湖北省国企改革先进单位”称号、市国资委还被省国资委评为“全省国资监管先进单位”。
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情况来看,2006年到200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总额从192.52亿元增加到387.5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比重由38.61%上升到53.82%;完成工业总产值从172.88亿元增加到308.6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32.74%上升到35.70%;实现销售收入从195.76亿元增加到411.9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总额的比重由37.14%上升到43.82%;实现利润由11.90亿元增加到12.94亿元,2009年利润总额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36.95%。以上数据表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去年的全市“双迎”活动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0年,市国资委出资企业更是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内强管理和技术改造,外拓市场和低成本扩张,取得了骄人经营业绩,实现利润13.54亿元、利税24.3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6.02%、44.96%;实现国资收益8408万元,超计划的68%,再创历史新高,连续全省居首。
展望“十二五”,信心满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2010年12月23日举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讲话中强调,“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要更加自觉地走上科学发展道路,大力促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做强做优做大,实现发展质的新飞跃,为我们国有经济指明了发展方向;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全省国有经济发展,分别成立省联发投等投融资平台,旨在推进全省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战略性调整,促进全省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也为我们国有经济构建了发展平台;市委市政府根据形势发展需要,组织实施“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的“三大战略”,为我们国有经济提出了发展任务。
如何在“三大战略” 中发挥好引领作用,要紧抓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等政策和战略机遇,科学制定和组织实施《黄石市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规划纲要》至为关键。
《黄石市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规划纲要》对我市国有经济发展规划了蓝图,必须切实抓早、抓实、抓好。简言之,就是“六三三”、“一一三三”,即加快六个转变,推进三个聚集,促进三个提高;完善一个体系,建成一个基地,打造三大优势,实现三个增长。
一、主要任务是“六三三”
加快六个转变
即在方式上,加快从侧重监管向监管运营并重转变;在路径上,加快从侧重改革向改革发展并重转变;在战略上,加快从单纯退出向进退有序转变;在方法上,加快从管企业向管资产转变;在发展上,加快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党建上,加快从分类指导向整体提升转变。
推进三个聚集
即推动国有资本加快向重要行业、基础领域集聚,向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主导产业集聚,向具有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集聚。
促进三个提高
即提高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国有资本对社会资本的引导能力,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国有资本整体运作效率和盈利能力。
二、奋斗目标是“一一三三”
完善一个体系
即在初步建成具有黄石特色的国资体系基础上,不断完善,使其更加科学、更加完备、更加高效,进一步强化市国资公司产业投融资平台功能,组织实施好《黄石市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规划纲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经济发展。
建成一个基地
把黄石建成中部地区新型原材料基地。依托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产业,打造原材料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黄石由传统原材料基地向新型原材料基地转变。
打造三大优势
一是做长产业链,打造产业优势。依托现有基础,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对冶金、建材、机械、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进行嫁接改造,延伸产业链,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物流服务业。
二是做强做大重点企业,打造企业优势。黑色金属产业以新冶钢为龙头,重点发展轴承钢、齿轮钢、弹簧钢、模具钢、不锈钢及耐热、耐冷、耐磨等特种合金钢材等优势产品;有色金属产业以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冶有色)为龙头,重点发展电解铜、优质铜线杆、铜合金棒材和铜箔等延伸加工产品;建材产业以华新水泥为骨干,以“发展大水泥、淘汰小水泥、开发新材料”为重点,扩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规模,开发新型建筑材料产品;纺织服装产业以湖北美尔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尔雅)为龙头,发展棉纺、麻纺、毛纺和服装等产业,拉长产业链;机械制造产业以湖北三环锻压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环锻压)、黄石东贝机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贝集团)为龙头,依托高新技术,重点发展汽车装备制造、制冷压缩机和光电等产品。
三是做优品牌经济,打造产品优势。除巩固提升已获得的“大江”、“东贝”、“HSDY”等中国名牌和“美尔雅”、“华新堡垒”、 “大江”、“东贝”等中国驰名商标外,继续着力培育发展新的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
实现三个增长
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国有资产总量达到65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超过9%,市国资委出资企业的国有资本规模不断增长,总量达到200亿元的目标,市国资委出资企业的国有股权收益达到1.5亿元,力争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