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不敢替公务员代言?这是民意的胜利么?


人大代表为何不敢替公务员代言?

深圳人大代表彭桂华提交的建议关于提高公务员工资待遇引发巨大争议,多数网友对该建议持不赞成及批评态度。目前该建议已被撤下,该代表称当初考虑得不太周全。(120《南方日报》)

按照一个代表只能为某个行业或区域群体权益代言的原则,彭桂华作为深圳人大代表,为公务员行业群体说话,毫无错误可言。但当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之后,他却又撤下该条建议,这究竟是因为他确实“考虑得不太周全”,还是迫于外界压力而缺乏为公务员代言的底气?

毋庸置疑,在这个在为谁说话已成为众口之柄的年代里,为公务员群体的利益代言极有可能是要遭致穷追猛打的。公务员群体虽然看起来貌似强大,但与民众眼里的弱势群体相比,在公共话语权上却不一定处于强势地位。建议提出了却又撤下,彭桂华代表在否认自己观点的同时,也犯下了一个明哲保身的错误。

很显然,网络中网民与公务员已经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阵营,特别是当公务员招考酷热不下、“贪官落马”屡屡见诸报端时,舆论对公务员的质疑声音就更加宏大和磅礴了。因而,在公务员待遇问题已经成为大家关心的核心与焦点时,关于提高公务员工资待遇自然就会引起广大网民强烈的反与声讨。

网友的质疑有错吗?显然没错,因为这是他们的的权利。但撤下建议是民意的胜利吗?显然也不是,因为他伤害了部分公民的权利,也伤害了人大代表的参政能力。——要求每一个人大代表都为普通老百姓的利益诉求,这是不可能的;但设若人大代表为了尊重其他群体的意见而将所代言的群体弃之不顾,这也是有悖于代表职责的。

其实,公务员队伍内部也是存在有三六九等之分的,更有着明显的职级差别和地区差距,大多数公务员过着的也只是平民般的生活。比如县乡一级的基层公务员占全部公务员比例较大,百分之九十多的公务员若想获得职务晋升比登天还难,在领导职务指数有限的情况下,基层公务员所面临的是非领导职务级别的晋升,尽管是非领导职务,要想得到它,机会也少的可怜,大多数公务员基本上到退休连非领导职务也得不到,因而基层公务员要想获得较高的收入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说什么贪污受贿或者灰色收入了。另有报道说,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与收入最低的陕西省的收入差距比例为2.81。可见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公务员的实际收入差距是很大的。

实际上,大家之所以对 提高公务员工资待遇的建议很反感,主要是因为公务员拿的是纳税人的钱,主要是看不惯一些领导干部贪污腐化的卑劣现象,以至于将“仇官”的情绪发泄在了所有公务员的身上。但设若换个角度思考:既然公务员工资很不平均是客观现实,既然大多数基层公务员职务上不去、级别也上不去,那么如果待遇再上不去的话,基层公务员哪来的工作积极性?

公务员的工资标准和福利水平究竟该如何界定,这的确是需要公开进行反复讨论的话题。即便是彭桂华代表的个人建议存有偏颇,也是可以加以修缮和补充的。但设若紧紧因为遭到了一些质疑或者谩骂就草草撤下建议,难免带有迎合大众的嫌疑,也有失人大代表之风范。

最后声明,笔者并不在公务员之列。上述所论仅仅是站在公共话语的平台上,所进行的一种理性的发言。目的只在于呼吁尽快制订出合理可行的法规政策,以达成各个群体和谐共赢的社会局面。

(李吉明2011125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