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国家队”的垄断优势已经显现无遗
去年年中,由16家央企组建的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在市场上激起轩然大波。安邦当时指出,这个联盟既有可怕之处,又是一些“纸老虎”。所谓“纸老虎”是指央企在电动车的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方面,并没有可怕之处,甚至比一些民营电动车企业更落后,它们的市场拓展能力、管理效率,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最让人害怕的,则是它们的垄断能力。
近日,在关于电动车科研经费的分配上,这种垄断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从一汽集团技术中心获悉,一汽集团近期成立电动汽车研发部,成为技术中心旗下第六个整车部门。一汽技术中心党委书记王延信表示,“电动车部的使命就是自主开发纯电动车,而重点是纯电动轿车。”值得关注的是,在科技部“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最新一期的招标中,一汽集团拿到了电池、电机和整车电控等大部分项目,总金额达7.2亿元。按照王延信的话来说,就是“除发动机之外,我们想拿到的都拿到了”。按照一汽集团规划,到2012年,一汽自主轿车将在L豪华车、H高档车、M中高级车、S小型车四大平台上推出全新及改款车型26个,其中新产品11款。同时,一汽也将在纯电动轿车以及电动车动力总成上实现量产。但一汽真的有这个实力吗?
实际上,并无生存之虞的国企过去并未在电动车上付出太多的精力;相反,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民企却真正将之作为战略方向。但电动车“国家队”的资源垄断将让这个市场前景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