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洋媚外的惨痛教训


    学习中共党史会接触到很多路线斗争,每次路线斗争都意味着共产党在社会现实中的一次失败,检讨一下背后的原因,能够给我们不少启发。共产党的理论来自西方,当今天很多人把“自由、民主、人权”等“普世价值”当成西方文明的“先进”成果时,我们不能忘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自由、民主”虚伪性的基础上产生的。在西方环境中,共产主义理论的目的是要解决资本主义带来的一系列弊病,是要争取真正的自由、真正的民主。时至今日,西方社会依然不能忽视马克思的批判,在很多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中,都融入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的原则。
    由于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完全是外来的,因此,在最初的阶段,中国的共产党人很多都属于崇洋媚外的性质,没有独立自主性,对来自西方的理论、精神和指示言听计从,毕恭毕敬,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是造成中国共产党早期一系列失败及其路线斗争的重要原因,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原因。中共一大召开时,陈独秀并没有参加,但是,陈独秀却被选为书记,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领导人。陈独秀当时正在广东兼大学校长,并且正在申请一笔款子修建校舍,陈独秀认为争取学校经费比“一大”重要,所以没去。陈独秀被选为书记,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荷兰人)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在那个时候没有独立性,只能听命于他人。
    陈独秀的错误在于“右倾机会主义”,也就是对蒋介石屠杀共产党的计划没有意识,没有准备,没有正确的应对措施,造成大批中国共产党人血流成河。事实上,陈独秀的这种做法就是来自于西方,是洋人决定了陈独秀的态度。当时共产国际认为,中国革命要靠蒋介石,靠不了共产党,而且,共产国际把蒋介石看成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罗伯斯庇尔,虽然手段残酷,但依然是革命的。我们还应该注意的是,操纵指挥中国共产党的共产国际代表,那个时候同时也是国民党的座上宾、顾问,乃至军费和武器的供应者。换句话说,共产党和蒋介石那时候都听命于共产国际,双方的命运都在别人手中,第一次国共合作也是共产国际促成的。
    陈独秀犯了错误后,俄罗斯人鲍罗廷包办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班子和主导思想,瞿秋白成为领导人。瞿秋白后来被认为犯了“左倾盲动主义”错误,其实也是因为他背后共产国际的洋人代表。那些来自外国的洋人太上皇根本不了解中国的现实和具体情况,只从他们的理论出发,在中国生搬硬套,指导中国的事情,结果又搞砸了。瞿秋白下台,等于替洋人的瞎指挥背了黑锅。其实,瞿秋白与陈独秀一样,上台和下台都是洋大人决定的。这是中国的悲哀,也是崇洋媚外的恶果。试图改变自己命运的努力,都掌握在洋人手中。
    瞿秋白之后,斯大林和米夫又看中了工人出身的向忠发,硬是把向忠发选为总书记。当时崇洋媚外情结严重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也没有意见。米夫在中国没有多少经历,却号称是“中共问题专家”,中国共产党在米夫的瞎指挥下,又遭遇重大失败,连他们看中的向忠发最终也成了叛徒。这一时期的蒋介石也没能独立自主,不过是换了洋人主子投靠而已。
    向忠发之后,30岁的米夫又把27岁的王明放在总书记位置上,后来王明在苏联呆了一段时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工作由24岁的博古负责。这是一群只学了点外国书本知识,对于中国现实严重缺乏了解的毛头小伙。博古多少还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军事上不行,但他不相信中国人自己,便找了一个31岁的德国人布劳恩做军事顾问,这就是著名的李德。博古在这个问题上又表现出严重的崇洋媚外。德国人李德说起来是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的,但是,李德入学的时候,朱德、彭德怀、林彪等人已经是身经百战的将领了。李德毕业的时候,江西苏区三次反围剿都胜利了。然而,博古这个崇洋媚外的年轻人,偏偏相信洋专家,让李德来指挥红军。
    这一时期,蒋介石向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大量借款,购买了很多武器。德国很早就有输出军事顾问的传统,美国独立战争时,华盛顿领导的军队很多都是不会打仗的农民,他们的军事训练也依靠德国军事顾问。中国的现代军队从袁世凯的新军开始,也由德国军事顾问负责训练。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作为惩罚,国际社会不再允许德国再向别国派出军事顾问,但蒋介石的军队依然用私人名义聘请了很多德国军事顾问。国共两党的争斗,背后都是外国人在指挥,外国人都不拿中国的人命当回事,想当然地胡乱指挥,造成中国人自相残杀,内战不断。这种崇洋媚外带来的教训,应该时刻牢记。蒋介石在第五次围剿中的主要战术是碉堡,步步为营,步步推进。这一战术对红军确实造成很大威胁。以前人们都说这一战术是德国顾问提出的,实际上是朱德的同学、滇军将领金汉鼎提出的,他借鉴的是云南少数民族的碉堡法。因此,蒋介石的碉堡战术也是典型的中国特色,不是洋玩意,所以才对红军造成巨大的威胁。
    蒋介石向江西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时,驻守福建的蒋光鼐、蔡廷锴等人发动“福建事变”,通电反蒋。蔡廷锴率领十九路军原先在上海的“淞沪抗战”中打得很勇敢,但被蒋介石调离战场,来到福建。他反对蒋介石在北方放弃对日抵抗,因而与其他人一起宣布脱离国民党,成立“福建政府”。本来,江西红军完全可以同蔡廷锴等人联手,反击蒋介石的围剿,但是,中国共产党此时还是不能自主做出决定。蒋介石大肆屠杀共产党后,有一段时间与苏联关系疏远了。但是,眼见蒋介石与美英等越走越近,苏联担心自己多一个敌人,这时候又与蒋介石改善了关系。于是,共产国际便指示中国共产党不要与蔡廷锴的十九路军联合反蒋。大好形势就此葬送。蒋介石很快解决了孤立无援的十九路军,改编之后,立即投入对江西中央苏区的围剿,从东面进攻江西。后来,中央苏区的首都瑞金就是被这个方向的军队攻占的。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听洋人的话,沉迷于崇洋媚外,给自己带来一系列惨痛的失败。此后,共产国际在上海的机构被破获,中国共产党失去了与洋人的联系,这反倒成为一件好事。中国共产党在没有洋人指导、在崇洋媚外已经遭受一系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自己选出了毛泽东,终于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从最危险的困境中走出来,取得了几乎令所有洋人惊讶的成功。而蒋介石依然执迷不悟。虽然蒋介石也有较强的民族独立思想,但他始终未能摆脱对洋人的依靠,始终将自己的命运很大程度地放在洋人手中,最终被中国人民抛弃。
    中国共产党自己的历史清楚地表明:依靠洋人,把自己的命运交给洋人,党内领导充斥崇洋媚外的思想,并以这种思想来指导中国,是要吃大苦头的。血淋淋的历史教训应该时刻牢记。中国的命运只能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即便需要外国帮助,也必须“以我为主”。摆脱崇洋媚外,不仅仅只是军事,还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独立自主才有出路。殷鉴不远,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相关文章: 

崇洋媚外的惨痛教训

国民党为何会失败?

毛泽东的财富

国庆节说毛泽东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源头

1949年的毛泽东告诉我们什么?

毛泽东对医疗制度的批评

毛泽东对中医的态度

毛泽东的贡献

岳麓书院与当今湖南

林则徐的“十无益”
“国家组织能力”与“一盘散沙
《中国没有榜样》

中国需要国家文化战略

历史上的一次东西方文化交流

宁与洋人,不与家奴

只反贪官,不管皇帝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美国尊孔,难为中国

跟着洋人学坏变傻

五四运动九十年

五四运动留给我们什么?

梁启超为何善变?

矿石间谍与内外大势

欧美将要起诉中国

热脸贴了冷屁股

还有多少个陈水扁?

洋奴害中国

一桧虽死,百桧尚存

文化种族主义的无形毒素

林则徐与儒家革新精神

官天下与家天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