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咋都爱去保障房小区泊车?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合肥滨湖惠园小区是安徽省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小区,然而让不少的小区住户意见颇多的是,小区里轿车非常多,其中还不乏宝马,奔驰等名车。合肥市于是成立调查组联合调查。经过十多天的调查,合肥市房产局今天公布了事件的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29日中国广播网)
一处经适房小区,竟然轿车云集,多达上百辆,更不乏宝马、奔驰这样的名车,委实让人大开眼界。合肥市房产局回应说,“经常出入滨湖惠园小区的车辆为125辆,其中属于单位的车29辆,私家车96辆,96辆私家车中,经济适用房14辆,两租房6辆,76辆为外来车辆”。
应该说有关方面的调查还是详细的,只是看到这样的结果,还是让人心里疑窦难解:廉租房家庭的6辆残疾人代步车可以理解,经适房用户可不可以有车一直都有争议,也不妨另当别论,但这76辆外来车就让人搞不懂了,咋有这么多外地车主爱把小车泊到经适房小区?
此前,不少人担心建保障房会形成中国的贫民窟,不利于社会群体的和谐共处,也有一些地方拟推进贫富混居,以消除贫富群体的隔阂,不但引发诸多争议,实施难度也相当大。但合肥的有钱人既不嫌舍近求远停车麻烦,也不怕粘上人家的“穷气”,竞相把小车停在贫民区,这样的奇异景观实在大大出乎意外。
少数附近车主因找不到车位或其他原因在这里泊车倒也可以理解,这么大的外来车停到小区来就明显有悖情理了。既然小区业主质疑,社会公众盯着,何况转租、转借等现象也的确存在,有关方面不妨把调查工作再做细一些,将这些车辆的主人明细情况搞清楚,公之于众,如此才能让大家信服。
保障房政策性强,社会各方都比较敏感,既关系到政府民生政策能否完全落实到位,也关系到政府形象和部门公信力问题。针对出现的某些问题,亡羊补牢,细化政策,逐步完善当然是必须的,但问题本身的查处、纠正更不能忽视或敷衍,违规无风险,制度再规范,也难以避免类似现象再度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