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厅长为何连续落马!?


     据统计,仅1996年至2005年,全 国就有13个省市交通 厅(局)的26名厅 局级干部因经济问题被查处。 在查处的交通系统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都是部门中层以上领导或部门骨干人员。他们都担任一定职务或主管某项重要工作,这些人手中都掌握一定的行政职权,而这些权力一旦失去制约,就很可能成为犯 罪的诱因。封闭的体制加上巨大的利益,让交通系统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有了无限的寻租空间。

     河 南三任落马厅长“现场办公”的“豪气”背后,其实是集 体协商与民 主决 策机制的缺失,而由此导致的制度漏洞无疑在掌握巨大权 力的交 通系统埋下了威力巨大的腐败“炸弹”。在这样一种权力“尽情挥洒”,一句话即可“追加”千万元的体系中,主要领导“想不腐败”怕都很难。

河南省交通厅长哪里去了!

   1月5日,河 南 省交 通厅官网介绍厅领 导的页面上,排在前列的是副厅 长李和平,

已没有厅长董永安的信息,据传河南省交通厅长董永安涉嫌违纪被双规.

 

董 永 安 简 历:
1956年6月生,陕 西 省西 安市人,研究生文化程度。
1982年西 安交通大 学主体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后参加工作,1984年10月入 党。


曾任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动能公司热力车间技术员、车间主任、副经理、工程机械公司副总工程师、总经理助理。
1997年4月后任一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兼任股份公司总经理。
2000年7月后任一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 委副书 记、中国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集团总经理。
2002年1月后,任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集团董事长、党 委书 记。
2004年2月后任中 共安 阳 市委副 书 记、安 阳 市人 民政 府代市 长、市 长。
2008年3月任交 通厅党 组书 记、厅 长。
《第一财 经日 报》摘引《河 南 交 通系统党 风廉 政建设工作报告》披 露的河 南三位落马厅长的工作细节中,最为“生动”的是对于他们“现场办公”习惯的描述:    “有一次,一位官员请交 通厅 原厅 长曾 锦 城吃饭,曾 锦城指着酒杯说:‘你喝一杯,我给你增加一百万。’这位领导连喝9杯,曾 锦城当场指示计划处处 长为该市增加900万交通建设款。张 昆 桐担任交 通厅 长期间,曾 去豫 西一个贫困县检查工作,该县 县 委书 记对他招待十分热情,张 昆 桐马上让同桌的财务处 长为该县追加拨款800万。石 发 亮也热衷‘现场办公’,在未经集体研究的情况下,直接拍板,动辄几千万、几个亿。”    河 南三任落马厅长“现场办公”的“豪气”背后,其实是集 体协商与民 主决 策机制的缺失,而由此导致的制度漏洞无疑在掌握巨大权 力的交 通系统埋下了威力巨大的腐败“炸弹”。在这样一种权力“尽情挥洒”,一句话即可“追加”千万元的体系中,主要领导“想不腐败”怕都很难。
   “交 通厅 长被双 规在河 南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资料显示,董 永 安是2008年3月开始担任河 南 省交 通厅 党 组书 记、厅 长至今。而在此前,河 南 省 交 通 厅 曾连续有三任厅 长被查出违法犯罪事实
1997年10月,河 南 省交 通厅原厅 长曾 锦 城,因受 贿被判 刑15年。
2001年3月,曾 锦 城的继任者、河 南 省交 通原厅 长张 昆 桐因受 贿、挪用公 款 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2001年12月中旬,时任河 南 省交 通厅 厅 长石发亮,同样涉嫌违 纪违 法,被省 纪 委“双 规”。
之前“落 马”的三任河 南 省交 通厅 长均有各自的“廉 政名 言”。
第一任“落 马”厅 长曾 锦 城在任时就曾以写血书的方式给河 南 省 委表白:“我以一个党 员的名义向组 织保证,我绝不收人家的一分钱,绝不做对不起组 织的一件……”;
曾 锦 城案发后,第二任“落 马”厅 长张 昆 桐一上任便向省 委领 导表示一定要吸取前任厅 长的沉痛教训,并提出口号:“让廉 政在全 省高 速公 路上延伸”;
张 昆 桐被 捕后,第三任“落 马”厅 石发亮在刚上任时也表示要吸取张的教 训,提出的口号是“一个‘廉’字值千金”,并将其细化成“两个原则”:“不义之财分文不取,人情工程一件不干”。
曾厅 长的“绝不收人家一分”,背后潜台词是“找我办事,不送钱百万、千万你不能干”。
张 厅 长“让廉 政在高速公路上延伸”,就是“通过高速公路延伸而中饱私囊”发大财。
石 厅 长“一个“廉”字值千金”是口号,真送来“千万金钱我可以不要脸"廉"”。
《第一财 经日 报》摘引《河 南 交 通系统党 风廉 政建设工作报告》披 露的河 南三位落马厅长的工作细节中,最为“生动”的是对于他们“现场办公”习惯的描述:有一次,一位官员请交通厅原厅长曾锦城吃饭,曾锦城指着酒杯说:‘你喝一杯,我给你增加一百万。’这位领导连喝9杯,曾 锦城当场指示计划处处 长为该市增加900万交通建设款。张 昆 桐担任交通厅长期间,曾去豫西一个贫困县检查工作,该县 县 委书 记对他招待十分热情,张昆桐马上让同桌的财务处 长为该县追加拨款800万。石 发 亮也热衷‘现场办公’,在未经集体研究的情况下,直接拍板,动辄几千万、几个亿。”
 

   董永安:“我不是为了修路而修路,也不是为了争第一而修路”。河南省交通厅党组 书记、厅长董永安要干啥?大家可想而知。

 

董永安为谁“修路”??看看他任期内干的好事
 


 
 
2009年2月22日河南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洛栾高速公路洛阳至嵩县段 57公里 。
 有关单位: 2009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已经2月22日省 政 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予印发。附件:2009年河 南 省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 公路项目(21个) 1871.3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41.8公里) 洛 栾高 速公路洛 阳至嵩 县段 57公里 。
但是现在洛 嵩段拐到伊河东


  
洛嵩高速原规划57公里,现拐了个弯环绕到陆 浑水库东走,改成了64.9公里,多出一个过伊河的大桥,多出一个陆 浑服务区,多出一个玉皇庙岭隧道。全长由57公里变成64.9公里,总投资36亿元,多了7.9公里.按平均每公里造价5791万元。多出造价4.24亿元.

   把洛栾高速拐了个弯环绕到陆 浑水库东走,同样到嵩 县,多了7.9公里,投资多增4.24亿多元,这真的符合科学发展观?这4.24亿元不是小数目,是谁买单?
   在经济危机尚未解除之际,如此擅改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的原已批复规划的设计方案,多增加里程和投资资金,令人迷惑不解.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为什么有好的直线捷径线路不走,而执意要走深沟多,桥涵多,拐大弯,投资大的线路?令人费解

示了吗?变更省政 府常务会议决定的批文在哪里

 
高速公路的功能主要是快捷。洛栾高速公路是封闭路过,环陆 浑水库修建,使一条高速直线,在陆浑水库下被改成歪道,需跨陆浑总干渠,需建陆浑服务区(其中少不了建加油站,水库安全隐患很大),多出一个玉皇庙岭隧道。而且还要跨八道河和陆浑泄洪道,八道河的洪水也是潜在安全隐患。环陆浑水库走是改线设计的最大败笔。 洛嵩段走直线,也就五十多公里,设计时速120,充其量也就半个小时的路程。
  想去陆 浑水库有洛栾快速公路和交通扶贫陆(浑)-车(村)路,何必把高速公路拐到水库边走?
  这算什么科学发展观?

 

   洛栾高速洛嵩段,施工人员正在沟壑中紧张施工。该标段设计涵洞14个、通道7条、大桥3座、天桥6座、枢纽互通式立交1处.。

   据说,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每公里的造价在3000万元到6000万元之间。
交通领域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就是因为利益太大了。
   从1998年开始,中 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速增长期,投资大幅攀升,占全社会固定投资的比重接近10%,创建国以来最高水平。2009年,交通领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高达1万余亿元。
   难怪有人这样说:这辈子只要能承包建一段高速公路,就什么都不用干了

    尽管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量大,但工程发包过程却毫无公开透明性可言
    交通部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实行的是政府投资、省 级交通主管部门授权临时机构组织项目建设、交通 厅领 导兼任工程项目建设的最高长 官。这样一种政府直接投资,而管理、立项、投资、建设、管理‘四位一体’却是交通系统典型的“政 企不分”。
我 国现行的交通投资体制是在交 通系统内部封闭运行。一切规费、资金由交 通部门自行征收使用,对外融资实行统贷统还,独立设置项目法人,再加上不受制衡的招投标市场,导致权 力失衡。
   管理机制政企混合,有的部 门和所属企业分不清,如政 府部 门的主要负责人兼任企业的董事长,封闭的体制加上巨大的利益,让交 通系统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有了无限的寻租空间。
  腐败官 员的不断出现,说明在这个行业已经建立起了‘腐 败机 制’。当‘腐 败机 制’建立起来后,黑 色腐 败就变成了白 色腐 败,上至决 策官 员下至工地工 人都默认了这样一套‘腐 败机 制’,腐 败成为常态,守 法成为特例,任何人只要牵扯到这样的腐败机制当中都会成为腐 败的一分子。
      难怪交通领域腐败,并不止于河南省交通厅
   安徽省交通厅原厅长王兴尧,除收受巨额贿赂外,私生活极其糜烂。王 兴 尧进行自我辩护说:“天地良心!我认为收钱是不对的,是错误的,但本意上我不想收,想收的话机会太多了!”
   重庆市巫山县交通局原局长晏大彬,被称为“重 庆第一贪”,他在7年时间里63次接受建筑承包商送钱共计2226万元,相当于当地全 县年财政收入的20%
   四川省交通厅原厅长刘中山,2000年因贪 污罪、受贿 罪被判处死 刑,缓期二年执行;
   贵州省交通厅原厅长卢万里,2004年5月因贪污罪、受 贿罪被一审判处死刑
   北京市交通局原局长、首 都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原董 事长毕玉玺,2005年被判处死 刑,缓期二年执行。
    当一个特定的领域多年来腐败始终层出不穷,并成为一种现象时,就有必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反思了。
 
   
     管理机制政企混合,有的部门和所属企业分不清,如政府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兼任企业的董事长,封闭的体制加上巨大的利益,让交 通系统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有了无限的寻租空间。
    腐败官员的不断出现,说明在这个行业已经建立起了‘腐败机制’。当‘腐败机 制’建立起来后,黑 色腐 败就变成了白 色腐 败,上至决 策官 员下至工地工 人都默认了这样一套‘腐 败机 制’,腐 败成为常态,守 法成为特例,任何人只要牵扯到这样的腐败机制当中都会成为腐 败的一分子。
       河南省交通厅曾经完成过一项名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惩治和预防腐 败体系研究”的课题,其中明确提出了惩治和预 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具体建议,包括加强廉 政教育;构建全面有效监督的监督机制;改革交通投资和建设管理体制;创新干部任用机制,选好用好干部;建立反 腐倡 廉的长效机制、建立思想道德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权利运行的监控机制、较为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然而,如此监督体系却根本拦不住厅长“落马”之势。
      交通系统腐败主要是体制上的原因,交通部 门不是垂直领 导,属业务归属指导关系。按照干部管 理权限,地方的交 通 厅 厅 长应该由地方纪 委管。交通 厅纪 委干部如何能监督厅 长或董事长?
      交通系统基础工程建设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结症问题是工程层层转包分包,为大大小的管理者提供了无限的寻租空间
     腐败现象有其特定的游戏规则,在腐败交易双方受益时,必然有第三方利益受损。比如在工程招投标时,少数企业通过与发包方串通、陪标等手段频频中标,必然有一些合乎资质的企业长期被排斥。如何打破腐败游戏规则,破坏暗箱操作。有关部门要建立有效和低廉的投诉和监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