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房价下跌,就真的那么美,真的那么妙?
目前正在吆喝着的“房产税”据说有一些城市开始试点了。房产税在酝酿了很长时间后,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可见,这个房产税到底该部该收,即使收的话,要如何收,我们的政府也没有十二分的把握,因此弄个试点看看。但我认为这个房产税的征收如果使用不当,就不但不会成为一个“小岗村”,反而会成为一个“大跃进”。那么,房产税到底如何征收?这个问题,我将在本文的后面给出答案,请大家先跟着我的思路看看我的分析。
虽然高房价让人头痛,但是高房价确实有其存在的理由,正如房地产大佬任志强说的,都赖在北京或者其他大城市不走,房产价格能不涨吗?根据我的观察,其实在网络上一片声的叫喊着房价高的、蜗居的、房奴的,大部分都是一些会上网的年轻人以及确实买不起房子而出口怨气的人。这个比例占多少?我看80%不止。
加上开发商的“丈母娘满意论”,媒体的“蜗居论”的推波助澜,80后90后的一代独生子女,对于生活的重压的承受力显然比上父辈人弱了许多,再加上互联网的便捷沟通方式,容易引起“破窗效应”,人云亦云,从而产生对于房价过高的恐慌心理。同时,加上社会贫富悬殊的增大,导致在房子问题上的理性认识的严重失衡。譬如,刚毕业的学生就考虑着买房,而不认真考虑是否要先通过5年甚至10年的租房住,从而打实自己成家立业的资本。而非要一进入社会就给自己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从而丧失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对自己的美好未来的不断的知识提升能力。因此,温总理语重心长地说,买不起房子可以先租房。要知道,社会从来不抛弃任何有作为又有能力的年轻人,而且我们当前的社会更是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创业平台。何必非要让自己过早地成为“生活的“奴隶”?
当然,2009年的房价确实涨的过快,虽然有金融危机的原因,以及国家过度纸币放量的原因。为此国家为遏制房价的迅猛增长,采取了许多的措施,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开始生效的苗头。但不要期望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下跌,不要期望全民都能买的起房子。房价如果真的下跌,将对我们国家的经济产生无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因此,如果房价真得下跌,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美,那么妙。
采用“极限的思考法”,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如果某一天真的房价突然降低到一所房子只卖一棵白菜价格的时候,没有买房的人或者买不起房的人可能很高兴,甚至幸灾乐祸。终于自己不用花钱,捡都可以捡到房子了。可能,这个时候,也就是我们国家的经济甚至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的“后天”到来的时候。想一想,因为银行房地产贷款的大量拒付,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增多,大批的银行门前是挤兑的人们,银行倒闭了,大量的企业也将跟着倒闭,房地产的倒闭更是自不必说,因为他们将死在银行倒闭之前。与房地产有关的一百多个行业将受到很大的牵连。人们大量的失业,中产阶级作为一个国家富强的橄榄型中间阶层,反而将不存在。那么,你即使捡了一套房子,碰到“后天”到来的时候,你会幸免吗?不客气的讲,你可能遭殃更厉害,或许就在“后天”到来之前的“明天”,你已经遭殃了。不过,你不要板砖拍我,我讲的很清楚,我上面说的是用“极限思考法”来思考的这个问题,除非全球的经济体制遇到了瞬间的不可逆转的灾害,否则,这种极限情况不可能出现。但是“后天”的苗头或者说影子你可避免不了,譬如最近的金融危机。
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分依赖,有其一定的负面作用,但是你要在瞬间改变这个体制,好像也不现实。看看国内的城市化建设如火如荼,任何一个城市都比20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比起20年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你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你不感到自豪吗?这是国家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政策。别拿还有一些人吃不上饭住不起房子的例子来反驳我,要知道,你的问题是国家福利政策的问题,和土地财政没有直接的关系。简言之,国家可能会更多考虑是否要首先拿出更多的卖土地的钱来用于福利的问题,而不是去修建高尔夫球场让富人休闲使用的问题。
当然我为现阶段的土地财政辩解,不是说土地政策就很好。而是说,土地财政或许是城市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没有拆迁就没有新中国”这句令人诟病的话,或许改成“没有拆迁就没有新城市”更加有人情味,也更加容易让人接受。等我们的城市化建设基本完成之后,或许,才是我们的土地财政真正结束的时候。一句话,没有土地财政,政府修路建桥的钱哪里来?奉劝你不要在你一边心安理得地使用着宽敞马路,享受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带来的人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提升的时候,继续破口大骂土地财政了。要破口大骂,不如努力工作,积极创业,让自己也成为一个令人自豪的纳税人,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更让人尊重。
也不要拿着房地产行业是贪污腐败的重灾区从而来指责土地财政甚至房价狂涨。贪污腐败是个法律问题,是国家法制建设,公民监督体制不健全的原因造成的,虽然客观上贪污腐败是造成房价狂涨的罪魁之一。试问,假如有一天这种贪污腐败都消除的时候,你能保证房价就不上涨了?房价是个市场问题,贪污腐败是个法制问题。两者是不同领域的问题。不过打击消除土地和房地产行业的贪污腐败能明显降低房价的上升势头,这是确定无疑的。
既然都不期望房地产的价格狂跌的“后天”到来,那么房价的稳定甚至理性的上涨就是未来的房地产的价格走势。至于土地本身的价格继续增高的问题,其实是有益于老百姓的好事情。不要听开发商的忽悠,政府一边打压房价,一边增加土地价格,此招就是要挤掉开发商暴利。更不要相信开发商所谓的“土地价格增高导致房价继续涨价”的鬼话,那仅仅是他们自己的利润少了就不愿意了,从而忽悠人而已。
你不得不佩服中南海的智慧。政府把房价上涨的责任下到地方,地方政府不但要靠土地财政继续发展经济做出政绩,而且还要地方继续严格控制房价的上涨,这样,靠地方政府的手去挤压房地产的暴利,而不是和过去一样地方政府官员和开发商穿着同一条裤子。至于开发商叫嚷着没有利润,那么对不起,既然是市场经济,你愿意做就做,不愿意做你转行了。既然不愿意转行,那么你的利润还是很客观的。因此,也不是部分“房地产砖家”所说的影响开放商建房积极性。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继续看房产税这个问题。我们先假设房产税的应该征收,那么到底如何征收?
一是,一刀切的方式,全面的征收房产税。这就出了个问题,适用房和商品房如何界定?如果只收商品房,房产估值又如何估?是否能杜绝里面的灰色问题? 这是一个浩繁的工程,而且不利于还富于民的治国理念。因此,这个想法是不合理的官员拍脑袋思路,不可行。
二是,第二套或者第三套房征收。或许这种征收方式对抑制炒房有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打击了刚性需求者,以及改善需求者,不是一个合理的办法。因此三套(不含三套)以上的房子才征收或许是合理的。其实中国的房价问题是户口机制出现的问题,人口不能自由迁徙,自然导致买不起房子的人也不能离开大城市,自然导致需求大,而能在打城市里买得起房子的人则去抢那些有限的资源,从而导致炒房现象出现。所以改革户口体制、鼓励人口自由流动,才是应对房价的必然。
三是,针对大面积住房进行征收。大面积的住房者,譬如别墅以及面积在140平方以上的大房子的房产拥有者,因为使用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并且他们是社会的富裕阶层,所以,向这样的群体征收是合理的,容易征收,而且不会引起重大社会问题。递进式税率,房子越大,征收的比例越高。你既然想住大房子,自然要多承担资源浪费的责任。这也是缩小贫富悬殊的必要方式。
综上,别被诟病高房价的“破窗效应”迷惑政策制定者的双眼;土地财政在现阶段有其合理性;坚持不懈地挤掉房地产商的暴利,别被所谓的“市场经济”而丢掉了行政的手段;房产税是向更多公共资源利用者征收的税种,而不是增加全民负担的税种,更不是官员拍脑袋出来的税种。
一句话,别期望有房价无休止的下跌。因为当某一天,人人都能买得起房的时候,也就是人人更住不起房的经济“后天”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