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危机越演越烈
房地产替代传统实业 日渐空心化的温州经济
9月21日,温州乃至全球最大的眼镜商之一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出走美国躲避债务,当地俗称“跑路”,从而引爆了温州近期集中出现的企业主“跑路潮”,被视为经济风向标的温州模式遭遇拷问和质疑...[详细]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引发高层关注 牵涉九成家庭
自今年4月以来,温州中小企业主“跑路”事件不时见诸报端。有媒体报道称,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甚至跳楼的温州企业主仅9月以来就高达25人。他们要么借了高利贷,但营业利润抵不上所需偿还的高额利息;或者自己担保的巨额资金连本带息难以收回...[详细]
温州实业精神遇冷折射经济转型隐忧
温州,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试验田、晴雨表和风向标。自从温州在改革中出了名,就是非不断,争论不停,从二十世纪一直争论到二十一世纪。从“八大王高调平反”,到姓“资”姓“社”大讨论,到“温州模式领骚全国”,到“怒其不争的GDP总值”,再到“时待复苏”,温州的...[详细]
温州民间融资市场规模上千亿 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从全国民营经济发展致富的典型到民间资本借贷问题的爆发地,温州被看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前奏。也正是因为民间资本借贷的问题在温州集中地暴露出来,使得中央各部门都在积极地探寻解决之路,以防止问题扩展到全国...[详细]
温州危机从何而来
金融体制存漏洞
温州只是全国的一个缩影,但是却给整个金融运作与监管体系敲起了警钟,如果不进行改革,直接影响到的是全国各地的资金链与企业生存,乃至于整个社会的稳定。一味靠“堵”不是解决办法,这就要求我们逐步放开金融市场,疏通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渠道,实现资本要素的自由配置,也就是打破现有银行的垄断体制...[详细]
温州企业倒闭潮引热议 谁在侵蚀温州民间金融
高利贷盛行,显示实体经济与金融管制的双重困境。要解决困境首先需要放松严厉的金融管制,以市场利率为基准制订中国的利率政策,而不是为了维护贷款大户的利益人为保持巨大的负利率空间...[详细]
治理民间借贷乱象需从制度着手
温州中小企业剑走偏锋中无奈和辛酸有几多人知晓:大银行不做小贷款小银行潜规则多...[详细]
民间资本受行政限入 开放金融是化解危机的救命稻草
民间资本受到行政限入,只能在灰色地带运行,相对风险成本也高,致使高利贷盛行...[详细]
民间借贷只是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是什么导致了这些明星企业、先进企业接连倒下?“温州经济”该何去何从?...[详细]
炒房吞噬传统实业
温州炒房团
温州这几年来企业发展缺少了“实干”传统,多了“投机”氛围,“炒”作一切是温州商人的新表现,什么赚钱炒什么,炒房则是其中重要表现之一,从2000年开始温州人开始在上海、杭州、苏州、厦门、北京、宁波、金华等地置业。温州的房地产开发规模相当于江西一个省的总量,而温州市区的人口不过100万多一点。炒透本地楼市后,温州人开始大规模向外扩张,这就有了“温州购房团”
温州炒房路线
温州炒房团的“路线图”———向北跨越长江,转战青岛、济南、北京、哈尔滨、大连、沈阳;向西,则溯长江而上,攻克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向南,则是奔赴海滨城市厦门、海口、三亚……炒房团也从单一的大小老板,壮大到一般的工薪阶层。
炒房埋下危机伏笔
长期以来中国房地产经济高房价泡沫化程度很高,但整体中国经济追随房地产价格泡沫化的倾向同样程度很高,其表现为全民被忽悠炒房,由此实体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冲击。这方面在中国的温州地区尤为严重,本次温州企业老板众多出逃的现象从证据上说明了这一点。
郎遥远:救了温州,将赔上整个中国;温州高利贷危机是中国经济泡沫的衍生品
温州高利贷危机,是中国经济泡沫的衍生品。在高房价的泡沫化经济的诱导下,温州企业老板弃实体而去泡沫地盲目拉起炒房大军的队伍,去疯狂炒房,这才是今天温州企业老板出逃的直接原因的所在...[详细]
注:笔者根据搜狐《实体经济变泡沫经济,温州危机谁之过?》整理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