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游是否会像桌面网游那样红火,这个可能性极大。
与桌面互联网早期由相对高端的人群引领所不同的是,手机网民则低端一些。这个现象很好解释:手机是他们身边唯一能上网的工具。这群人,对网游的兴趣更大一些,更容易发展成为游戏用户,这个基础相当大。
手机网游也可以向“应用内付费”,也就是售卖虚拟物品路径发展,这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模式。不过,手机网游面前的障碍是“手机支付”么?过去运营商利用话费清单来收取所谓增值服务费用,现在中移动应用商店继续使用短信确认方式来完成支付,这算是一个变通的解决路径。
经济走廊:移动支付
今天,你在淘宝上淘一件衣服,在当当或卓越上买本书,或在京东上买个数码产品,流程走下来,最后的环节总会停在“支付页面”。10年恍然而过,属于新浪和百度的门户和搜索时代已经远去,属于盛大、巨人等游戏企业的娱乐时代也已黯然,互联网进入了一个商业凶猛和交易频仍的时代。
那么,作为互联网的延伸,移动互联网又在经历怎样的演变?
过去的手机,是信息沟通、娱乐休闲的工具,现在则正在向交易工具演变。在日本,50%的手机用户都有手机支付的习惯;在中国,手机用户数已经突破了9亿,即使假设只有12%的渗透率,这也是一个用户规模过亿的市场。
不断丰富的移动内容则为手机支付奠定了交易基础,随时随地的特征则让手机支付可以与人一一对应。所以,要将移动互联网上的一个个潜藏金矿变现,移动支付是一条不可或缺的经济走廊。而这块引来运营商、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觊觎的业务,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淘金圣地。
与背靠4亿腾讯活跃用户的财付通、拥有5亿多注册用户的支付宝相比,易宝支付是这条经济走廊里最为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业务范围和交易量又比其他第三方平台更大。显然,易宝支付带来的热潮正在持续发酵。
选择这样一个导游带我们参观这条经济走廊再合适不过了。
第6站:易宝支付 北京万通中心
最后一站我选择了一家电子支付企业,如果说手机操作系统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那么移动支付就是将移动互联网上大量资源变现的出口。
选择易宝支付的原因很简单,它是北方地区最大的支付平台,但与支付宝、财付通不同的是,易宝身后并没有一个强大的平台可以依靠,它是一家完全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易宝支付的在手机支付上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大多数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方向。
移动支付的三种方式
在互联网上,支付宝已经聚拢了最大数量的用户,但到了移动互联网,几乎所有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都还在筹备和布局阶段。
我们采访的前一周央行刚刚发出了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或许是因为才拿到牌照的原因,易宝支付副总裁余晨与我会面时,其俊朗的脸上还有一丝掩盖不住的兴奋与疲惫。话题自然就从这份包含了27家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名单开始了。
“‘支付’跟‘移动’一样,是很宽泛的一个概念,所以‘移动支付’这个概念往往是混用的。”余晨举了个例子,易宝支付的牌照编号是“007”,但在编号前几位的企业里,和易宝业务类似的就只有支付宝和财付通,其他都是银联商务、POS机、预付卡等。
对照这份名单可以发现,在移动支付的领域里,不只有第三方支付企业,运营商、银联和更多的企业都在觊觎这块业务,他们对移动支付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第一种是把手机变成一张信用卡,也就是所谓的近场支付(NFC)。我们平时刷公交卡、地铁卡其实就是一种近场支付,只不过,如果可以直接刷手机,就不用再专门办一张公交一卡通了。
在日本,手机就是你的钱包。如果要乘地铁,在检票口刷一下手机就可以进站;你也可以用它在自动贩卖机上购买饮料,选好饮料后,在传感器上刷一下手机;如果是买快餐,点完餐后,在传感器上刷手机就能完成付款。
这种方式看起来最美,也更方便快捷。对后付费用户而言,手机就是一张信用卡。你也可以预付费,把手机当作一张需要充值的消费卡用。
不过这也是普及起来最困难的方式,手机内置NFC,涉及到信用卡联盟、运营商、手机制造商一系列环节的利益,更大的障碍还在于需要改造大量的基础设备,甚至需要用户重新购买手机,在中国这是一个无比庞大的工程。
第二种是把手机变成一台POS机。在美国,先行者Square已经有了几十万合作商家。
说到Square,余晨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四四方方的小盒子,这个不过半个巴掌大的小玩意就是Square的读卡器。读卡器上有一条长长的凹槽,实际上就是一台微缩版的POS机。把读卡器插在手机的3.5mm耳机插孔上,轻轻一刷就能把信用卡的磁条信息传输到服务器,完成付款。
第三种最简单,手机就是PC终端的延伸,把互联网上已经成熟的第三方支付复制到手机上即可。
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通过应用程序访问京东、凡客之类的电子商务平台,让用户直接在手机和iPad上进行支付就成了一个现实的需求。现在很多移动电子商务程序都已经嵌入了易宝的支付接口,通过易宝支付的账号可以完成所有付费操作。未来的手机支付甚至不再需要一个账号,因为手机本身就是最好的ID。
和第一二种方式相比,第三种支付不需要用户与商家当面交易,更为符合移动互联网远程支付的特征。更重要的是,第三方支付在多年运营中已经积累了大量商户、用户和银行资源,以及系统运营经验、风险控制的优势,现在这种优势又可以复制到移动互联网上,能从一开始就处于领先地位。
功夫在互联网外
然而,第三方支付几乎也都遇到了同一个难题:C2C基本上被支付宝垄断了,大一点的B2C都能提供货到付款服务,互联网反而成为了电子支付的一大桎梏。
美国前十大或者前二十大电子商务平台里面,除了亚马逊和eBay是互联网企业,其他的都是沃尔玛、梅西百货或者百思买这样的传统公司。2010年中国支付清算系统处理的支付金额高达1663.9万亿元,是GDP的40多倍,而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额才刚刚破万亿元,互联网外还有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
对第三方支付平台而言,更大的交易量一定是来自传统行业的支付电子化,特别是那些没有物流的传统行业。但这些行业的消费者不可能守在电脑浏览器面前,“携程70%以上的人都是通过电话购买机票,三大电信运营商95%的营收还来自线下网点。”在这两个数据中,余晨看到了机会。
就本质来说,支付其实只是一个工具,手机的便捷性又决定了移动支付可以随物赋形,因此移动支付可以寄生在不同的交易环境中,既可以通过互联网、短信、语音、WAP完成支付,还可直接在商场刷“机”付款。移动支付将加速传统行业的交易电子化,反过来传统行业又是移动支付将展开争夺的重要战场。
航空、电信、保险、教育是易宝支付最聚焦的四大传统行业,汇付天下关注的是基金和航空,快钱的细分市场则在保险和基金行业……如此高的行业重叠决定了这场争夺战的激烈程度。更重要的是,消费者不会关心通过哪家企业的支付平台实现了支付,互联网的拜用户论不得不让位于商家需求。
在争夺白热化的航空行业,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了争取更多的机票代理商,使出了浑身解数。已经有第三方支付可以为资金不足的代理商垫付票款,商家的钱可以晚一个月付给他们,缓解了代理商的现金压力。
易宝支付的杀手锏则是,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一套解决方案。易宝曾为中国联通定制了一套电信支付解决方案,将中国联通各个分公司的电子支付统一到总公司,同时还能逐个做资金流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联通的收费体系。
垂直行业深耕、企业增值服务和一站式解决方案是易宝支付的三大法宝。在航空、游戏、教育等领域,易宝目前的市场占有率都排在前三,是北方地区最大的独立支付平台。但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除了支付宝、快钱这些老对手,中国银联、各大银行和三大运营商也带着各自的解决方案加入了战场。
对运营商来说,如果撇开金融系统来做支付,除了面对政策风险,支付额度也将受到限制。金融系统又离不开运营商的通道和推广支持。第三方手机支付虽然暂时抢跑,但领先优势随时可能被消于无形,这注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