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与学习力


  人之活,在于生命能量运作。人之死,在于生命能量消失。相对来讲,一个人所具有的能量是个定数。这个能量,包括了体能,又包含智能。体能与智能两者不即不离,互相映衬,互相支持。体能是智能的基础,也是物质依托,离开体能,智能将无法运作。反过来,智能对体能具有反作用。人逢喜事精神爽。振作精神,体能倍增。体能和智能,是人世间最为宝贵的“能源”。人类的一切事业、一切发明创造、一切发展进步,皆是体能和智能运作所结出的果实。

  世间许多事情不公平,但生命周期很公平。每一个人,完整的一生,必然经历幼儿、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暮年几个阶段。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同年龄阶段,体能和智能的特质、效用有所不同。越早开发,其效用也就越大。由于体能存储困难,所以时效性极强。年龄不饶人。岁月不在,也就“过期作废”。生命终止,体能消失,智能将无所依存,自然随之消失。因此,在身体状况好的时候,也就是体能充足的时候,自当抓紧时间,发展智能,使体能与智能相得益彰,相映生辉,充分显现,为人生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为叙述方便,我们可以把体能和智能合并,称之为“精力”。一个人的精力,只存在于一定的时间。一定时间内的精力是人生可以支配的资源。对于一个最求成功的人来讲,时间和精力都是稀缺资源。人们可以将稀缺的时间和精力做不同用项,不同配置。比如,喝茶聊天,散步锻炼,抑或阅读写作。可以一心一意,惜时如金,进而全神贯注,事半功倍;也可以三心二意,心猿意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继而注意力分散,事倍功半。人生成败,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时间和精力配置与利用状况。

  注意力是时间和精力配置与利用的总枢纽、总开关。“注”是倾注,“意”是意愿,“力”是能力。合并起来,简单地说,注意力就是为实现自主意愿而倾注时间和精力的能力,就是专心致志做好某种事情的能力,就是自主支配时间和精力的能力。学习力中的阅读力、思考力、记忆力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支持。注意力到位,也就是时间和精力到位,才能启动相应的阅读、思考、记忆程序。缺少注意力,阅读、思考、记忆等失去必要时间和精力保障,趋向耗散。

  打个比方,人就像是一个带有充气、泄气装置的囊。通过睡眠休息“充气”,充气之后就会鼓起来,人会感到精神。通过体能和智能运动“泄气”,泄气之后就会憋下去,人会感到疲劳。食物和呼吸则是发生气的原料。充气泄气有度,气囊运作规律,身体健康,寿命延长。在充气之后,身体恢复生机与活力,也就是体能和智能恢复运作。注意力调控体能与智能,决定泄气的力度和方向。注意力类似于气囊上的阀门装置,定向定位,定大定小,定多定少。由此,才有集中心思,凝神定气,才有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一般而言,注意力有5种状态:(1)归零。这是指睡眠状态,注意力回归灵位,机体运行全面减速,智能运作停滞。通过注意力归零,恢复体能、蓄积体能,为体能与智能的重新运作提供保障。周期性注意力归零是注意力的一大特点。(2)无意。这是指在人意识清醒的情况下,主观意志指向不明确,表现为无所事事,孤独寂寞,得过且过,虚度光阴,蹉跎岁月,体能与智能任意耗散。(3)随意。这是指主观意志没有恒定,变换较快,随之开启不同方位的注意力阀门。表现为随波逐流,随遇而安,顺势而为,体能与智能被情境因素所裹挟,注意力不断转移和变迁。(4)强意。这是指受合同或者世俗规范约束,时间和精力被定向“出售”。也就是注意力阀门开启被强制在特定方位,为职责所系,义不容辞,按约定付出体能和智能。比如,保安值班,警察执勤,教师讲课,官员讲话,学生作业等等。(5)贯意。这是指主体意向明确,凝神定气,专心致志,倾注全力,乐在其中。

  注意力归零是注意力周期运作的固有特征。是规律当然不但不可更改,而且要主动适应,从而使其运作周期更规律,使注意力资源更优质。无意和随意的状态,注意力资源利用不够合理,甚至浪费注意力资源,所以并非理想状态,应当尽量消减。强意状态不可回避,而且在一个成熟的社会应当提倡公序良俗,干一行爱一行,具有勤奋、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贯意状态是注意力利用的最佳状态,也是注意力开发主攻方向。提升学习力首先要在提升注意力上下功夫。

  注意力是人类发展所依赖的重要资源。在现实世界中,有注意力资源短缺的问题,也有注意力资源过剩的问题。有时候非常忙碌,爬坡过坎,深感分身无术,难以承受至重;有时候却百无聊赖,清谈无为,难以忍受至轻。由于急功近利,乐在当下,有的孩子把宝贵的注意力用于电子游戏,有的成人用于“吃喝玩乐”,有的官员则忙于接待应酬,迎来送往。科学开发和有效利用注意力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提升学习力的重要任务。这也适应创造力、领导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