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待人接物问题》一文有感


 ; ;  ;

         今天下午的政治学习上,吴家富书记推荐了张闻天前辈的一篇文章——《论待人接物问题》,整篇文章由,于冰老师朗读,她用清脆的甜美的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让人在享受中受到启发教育。

    文章分为四个部分来论述。
 其一,“要有伟大的胸怀与气魄”。为什么首先要养成”伟大的胸怀与气魄”?这是因为“气量狭窄、‘目光如豆’的个人与政党,是决然不能‘识人’、‘容人’与‘用人’的。这样的个人,这样的政党,决然不能成就什么大事业。“这就是说,决不要不把自己的眼光限制在个人的家属、朋友、师生、同事、亲戚等更狭小的圈子之内,似乎只有在这个圈子内的人才是可靠的,在这个圈子之外的人就不可信任。”“决不要以一时的好恶对待人。”“最后,我们必须善于找同人家合作的共同点。
 其二,“要有‘循循善诱’与‘诲人不倦’的精神”。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决不要为人们觉悟程度的不齐而表示失望,决不要轻视或鄙视任何思想落后与思想复杂的人。”“决不要以强迫命令的方法去让人们接受我们的意见。”“决不要对什么人都使用千篇一律的八股文章与老调。”“对于人们的错误与缺点,要诚恳的劝导,采取忠恕的态度。在作者眼中,修养与历练,层层相关,决不是闭起门来不晓事的人能凭一两句圣贤之教就可从容应对的,它包含了多少丰富的内容,在己身又在人事。 
  其三,对人要有很好的态度。由这样的话语就可看出作者是抱着怎样平实而恳切的态度的。作者说,“决不要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盛气凌人。”并引孔子的话说:“如有周公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除此,他还补充道,“但谦逊和气,不能了解为敷衍滑头的政客手腕”。换句话说,谦逊和气正是诚恳与严肃的表现形式。”作者还说,“必须要尊敬与仁爱,要能发扬自我批评的精神。”“要真诚、坦白与婉转。”“要言而有信。
   其四,“要适当的对付坏人”。如同作者所说,“没有这一条,我们所说的待人接物问题是不完全的。”既是适当的对待,就要区分不同的坏人使用不同的办法,不能光使意气,相反把事情弄得更糟,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所以作者说,“决不要以为既然是坏人,那就是‘天下乌鸦一般黑’了”,“这种打倒一切,反对一切的态度,客观上只能促进坏人内部的团结,帮助少数最坏的分子增强他们反对我们的力量”。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首先学会以光明正大、仁至义尽的态度去劝导坏人走向正路,要他们‘改邪归正”’。“应该使反对坏人的斗争变为大多数人对于最少数人的斗争。

    这首先就是同坏人中的最坏分子进行斗争,使别的坏人改邪归正。”这些说法,现在听来都是非常有教益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典故来自 《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此即言仁。《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又言恕。 其含义大致是: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要求别人接受;对于自己不想干的事情,也不要要求别人去做。这是孔子仁爱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

    最后,吴书记期望大家,要为创建“和谐机关、文明单位、美好校园”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