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证券市场上,“研报门”再次成为投资者备受关注和争议的焦点话题之一。负面报道也不断见诸媒体,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深宝安有关发现石墨矿藏的“利好”信息,再加之一些券商研究报告给予“推荐”评级,导致一些股民买入后巨亏。另外,上市公司宁波联合受研究报告中的发现“锑矿”影响,3月份4个交易日股价累计上涨达35%,也遭到涉嫌高位套现的质疑,证监会随即对两事介入调查;7月9日银河证券曾发布关于攀钢钒钛的研报,报告中给予公司目标价高达188元,后银河证券承认有误,修正后的目标价仍高达56元。而攀钢钒钛相关时间段收盘价仅仅为13.44元。深交所公司部要求公司对研报中相关内容进行核查……
虽然说“研报门”的丑闻不断,导致部分投资者对券商的研究报告心灰意冷。尽管如此,仍有许多投资者喜欢在网上收集券商的报告来作为投资参考。
1、 如何读懂研报,应避免哪方面的误区?
随着证券市场逐渐回归理性和成熟,投资者越来越关注公司的基本面。迎合这样一种投资趋势,主要反映基本面的研究报告开始流行,大多数证券公司也把研究部门作为公司的核心部门来对待,不惜重金搜罗这方面的人才。过去只有机构能看到的很多研究资料现在连普通投资者也能看到。而作为普通投资者,能接触到研究报告本事是一件好事,一来能引导市场朝更健康成熟的方向发展;二是通过阅读研报,投资者可以提早获悉行业、个股基本面的重大变化,如上市公司要上某个重大项目,效益如何,这在平常我们小股民不容易跟踪到。虽然研报出来时,大多数个股往往涨了一大截,但研报仍是我们感知个股基本面变化的最重要渠道之一。
投资者要读懂研报主要需要掌握两个基本点:一是要发现研究报告所反映出的行业发展规律和最新的变化,至于个股在什么时候能涨到什么价格,那是不能太当真的;二是由于研报源于使用方法的不同需要普通投资者慎重和区别对待,目前卖方研究报告都是针对机构投资者的需求而量身定做的,并非大众消费品,怎样用好研报背后大有学问。因此,缺乏专业知识和投资经验的小散不宜自我消化,而应在投资顾问的帮助下学会使用。
那么普通投资者应避免研报哪方面的误区呢?
一般来说,普通投资者看研报容易陷入大户、小庄散布的所谓利好小道消息的认知误区。
大户、小庄在造势设局前,通常会收集到一些散户难以得到的特殊信息(即炒作信息),并以此结合自己的资金优势设下炒局。完成布局后,炒家会把有关信息一层一层地向外散布,从而形成一层一层的剥削关系。最后,炒家会借用自己手上的宣传工具,把有关信息广泛传播给散户,希望影响散户的投资决策。在千千万万的散户中,只要有部分散户接受炒家的观点,炒家一般都能圆满实现自己的炒作利益,而散户在整体上总是会被炒家剥削。
大家都知道,炒家要炒作一只股票,都逃不过炒作三部曲:收集———拉升———散货。炒家在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收集一只股票时,肯定会悄悄进行。市场上很少会有人宣传该股票,即使有些传闻,可能也是负面的。拉升期开始时,炒家就会开始利用自己的市场影响力,传播一些真真假假的消息,引起散户和基金注意。散货时,炒家则会尽力发挥市场影响力,通过传媒和小道消息,大肆推销该股票。
2、有哪些规律可以供投资者把握,以期在研报中挖出真金。
尽管大量的数据表明券商研究报告的准确性并不乐观,但也有业内人士直言券商发布研报动机不纯,但在信息不对称的资本市场,作为普通投资者仍可学习基金看研报的思路,截取研报中的数据,对其进行归类、整理,同时进行横向及纵向对比。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方法更适用于对股市大方向及整个行业的判断,此类数据一般都来源于公开信息或者是购买获得的数据库资料,翔实可靠。如钢材、有色金属、航运、地产各大券商都有行业的周报,这对长期观察和跟踪这些行业的投资者都是一个很好的信息来源。而在个股数据方面,券商有时会存在造假的动机和可能,因此,很多时候,个股数据往往并不如行业数据来得更具真实性。
普通投资者要想在研报中挖出真金,第一个关键点是需要掌握读懂研报的规律,精髓就在于阅读大量的研报数据中,善于“看数据找逻辑”,所谓“看数据 找逻辑”就是看研究报告逻辑是否清晰,除了自己对行业及上市公司要进行深入了解外,作为普通投资者可以看其研究的逻辑如果是持续的,那么可以长期跟踪。假如这个研究员的研究报告对市场或个股判断准确率有70%以上或者更准确时,那么可以对他的判断和逻辑进行深入分析,学习他的逻辑,最好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逻辑体系。
二是对于研报的解读必须放在充分认识大势的环境下,除非有那种完全低估和绝对低价的股票你可以一仓打满,大多数时候你还需要考虑大势的。
大多数券商在做报告的都是有立场的,大多数机构都是不得不在这个市场里的,所以他们通常会有很多死多头,任何时候都认为股票是好的应该涨的,如果你去那么做,死得会很难看.还记得2200点的时候有多少美丽幻想吗.反过来,大势超强的时候你也要当心,尽管报告不好,股票一样可以炒的。
三是行业报告和宏观分析一定要仔细读,大部分优秀的调研员可能精通某个企业.但是对于宏观经济的把握不是什么时候都准确的,作为股民来说,如果单纯的想脱离行业抓个股,事实上长久来看很难成功。
四是学会看研报的发布时点
研报是在什么时点上发布的,如果研报是在一个相对底部有一个投资报告,那应该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果在这个股票都已经炒到很高的时候,这时候投资报告还说看好那我觉得你就要加倍小心了。还有一个你要根据他的研报,然后你具体再细读这个上市公司的各种公告,还有他具体的技术走势。还有就是根据他行业的前景以及行业符合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还有他这个行业是处在向上的拐点还是处在向下的拐点,投资者都要综合去考虑,然后再看研报。当然对研报的研读一定不要大概看看就完了,要逐字逐句地研读,一定要读出它真实的内容来。不要有时候关键的没看到,然后次要的东西倒给记住了,到时候来指导你操作,这个可能就要受影响。
五是辩证的看待研报。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阅读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从具体的投资标的研究的角度来说,大致看懂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是必须的,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就能初步做到心中有数,券商研报都只是参考,而不是决定买卖操作的依据,要学会辩证地看待这些报告,在任何时候都要有坚持自己的独立判断和主见。
六是投资者要树立良好的价值投资理念
“华尔街教父”格雷厄姆指出,“投资就是指根据详尽的分析,能确保本金安全和满意回报的操作。不符合这一标准的操作就是投机”。投资者和投机者的本质区别在于二者对股价运动的不同态度,投机者试图在股价的涨跌中获利,而投资者寻求合理的价格购买并持有股票,市场波动只是为投资者提供了廉价买进的机会。那些参与“概念炒作”的投资者就是属于典型的投机者,他们更多地受到市场情绪的左右,思涨心切,盲目跟风,忽视风险因素,结果在“概念”光环退去后损失惨重。所以,投资者投资者要树立价值投资理念,摒弃偏信传闻的投机心理。
最后需要提醒投资者的一点是,资本市场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市场,笔者以为最主要的一点还是在于相信自己,不要盲目轻信任何人。不要简单地看他的一份投研报告就买这个股票,投资者一定要很好的研究这个上市公司,他的行业是不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另外这几年来他的业绩是不是比较平稳的,或者持续增长的,他是不是确实具有投机、投资的价值,这两方面都要具备,你不能光投资,因为中国市场上还得是投资加投机结合起来。然后还得看股票是不是有资金进去了,是不是给你提供了交易性的机会,起码你要知道上市公司每年的业绩,年报和中报,还有你要知道这个上市公司的现金流是不是充裕,净资产是不是高的。另外还有他目前的股价和实际的价值是不是有差异,如果确实有投资价值,但他的股价被低估那可以投,他一定会恢复原本价值的,这样就会给你带来回报。
总之,投资者可以试着改变“轻分析过程重分析结论”的思维,转而重点关注分析过程。这样,投资者不但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而且可以培养自己做投资决策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