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读:欧债危机的解决之道,很可能是欧洲央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来消解遗留债务,还有其他办法吗?
欧元区就像家黑旅店,进来由你,想出去,可就由不得你了。眼下的危机,并不会导致欧元区的解体,因为回到从前的成本实在太高。但是,欧元区又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欧债危机估计还会持续多年,全球经济都可能会因此陷入危险境地。
危机的最终解决之道,很可能是欧洲央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来消解遗留债务,同时制定新规则约束每个成员国的举债行为。但是各个成员国之间,在承担损失比例的问题上还会互相扯皮,公众也会反对财政紧缩政策。所以说问题的最终解决,难免要姗姗来迟。
欧元区建立之初,德国的利率通过金融市场扩展到了南欧国家。宽松的信贷环境,促成了南欧地区消费过度增加,也让德国的出口量出现了井喷。然后,德国的贸易盈余再一次通过金融市场,回流到资金匮乏的南欧,提供更多信贷来消费,如此循环。
当前的危机,也再次证明了当代金融体系的危险性:有充足的流动性作为支撑,可以全天候交易,社会效率却非常低下,可以造成全球性的问题。
如今,同一个金融市场却在要求南欧各国偿还它们堆积如山的债务。这些国家的国债利率已经升高很多了。如果利率足够高的话,任何借贷方都会破产。南欧各国现在走上这样一条路。
比如说意大利,政府债务规模是国内生产总值的120%。如果贷款利率增加到了6%,市场担心情绪就会加剧,到期款项也就不再能够自动延期。这种局面出现,政府就会破产。
这对任何依赖金融市场的国家,都是一个教训。金融市场的钱,来得很容易,你最需要用钱的时候会抛弃你。长期高昂的借贷利率,会让意大利这样的国家财富大量流失,把这个发达国家变成发展中国家。
松散的政治结构和大众对于财政紧缩政策的抵制,让欧债危机局面更加扑朔迷离。关键是让那些遭受损失的银行迅速完成资产重组。必要时银行实行国有化。只有一个健康的银行系统,才能够遏制希腊那样的债务违约蔓延成灾。
但是,受到债务影响的各大银行都在等着西方各国政府出手救助希腊,以便安全收回自己的投资,就像美国财政部挽救华尔街一样。刚刚因为自己昏招迭出输掉数十亿美元的这群人,居然还好意思操控政治,用公共财政给自己收拾残局。本性贪婪的金融系统有着无所不能的影响力。
新兴经济体生产效率的提升,加上本区域人口老龄化,让欧洲逐渐失去了增长活力。各国需要精打细算,才能维护好收支状况。也就是说,欧洲人必须接受生活水平将显著下降这一事实—社会福利水平降低,税务负担加重,或者退休年龄提高。德国已经采取过这类措施了,现在,其他国家也必须跟进。但迫于民众压力,各国领导人也另想“其他”办法,其实也就是继续借贷,如果金融市场不接受呢?那就继续债务危机吧。
东亚各国跟欧洲之间的贸易规模超过与美国的贸易。各国都应该早做打算,准备好迎接未来的挑战。但反过来讲,这也是一个机会。跨国公司在欧美的日子不好过,会考虑到巨大的市场规模,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第一流的基础设施和增长潜力的东亚。这样的转换,有可能会让本地区人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升到欧美水平。到时候,东亚地区的消费市场规模,会超过欧美市场总合。西方各国就可以向东亚出口商品了,增长率也不用犯愁了。尽管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实现,不过眼下的全球经济危机,大概也只有这么一个解决方案了。
衰老的欧洲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