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赚钱央企还应最“赚”人心


  如果让最终股东的民众感觉到央企赚再多的钱与自己毫无关系,并且还在与民争利,那么,央企终将越来越失去民心,也将最终失去市场而陷入苦境。

  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央企2010年度分户国有资产运营情况表》,披露了120家央企中102家去年的“成绩单”。中石油、中国移动、中海油、中石化、神华集团分别以1241.8亿元、972.7亿元、742.3亿元、721.2亿元、468.6亿元的净利润,排名“最赚钱央企”前五名。(10月22日 新华网)

  央企成绩单每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去年,央企实现净利润8522.7亿元,比上年增长42.8%,上交税金总额比上年增长31.7%,达到14840.4亿元。利润增速进一步加快,盈利能力进一步加强,上交税金越来越多,可谓成绩斐然。然而,笔者通过分析这份成绩单也发现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央企利润绝对额度不小,但与总资产、营业收入相比较利润率并不高。2010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为244274.6亿元、营业总收入为167769.4亿元,资产利润率仅为3.4%,利润与营业收入之比仅为5%,竟然低于一年期贷款利率。这种资产效率、收入效益实在不敢恭维。同时,虽然央企上交税金增长达到了31.7%,但与其营业收入总规模相比较并不高,央企税金与营业收入之比仅为8.8%,总体税负偏低。

  潜伏的最大“危机”是,作为央企最终股东的民众对其亮丽成绩单却高兴不起来,没有一点作为“老板”的自豪感,特别是对“最赚钱央企”的指责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排名央企最赚钱前五名,中石油位列第一名。三大垄断企业实现净利润占央企总净利润的比重达34.7%。对于这么“大”的成就,按理说作为根本“老板”的民众应该对管理层千谢万谢、感恩戴德,然而,从几大门户网站上万条留言看,几乎没有高兴的、认同的、赞扬赞美的,反而说什么:是垄断地位赚的钱、高油价与高利润是同步的、高利润推高通胀等“胡言乱语”。最赚钱央企却难以赚得人心,原因何在?

  一些网友、一些民众虽然话语尖刻直白,细细分析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比如说,最赚钱三桶油是赚谁的钱?从三桶油利润构成看,油品进口、经营、批发和零售是主要利润来源。一边让使美国百姓收入十五分之一的中国百姓承受着高过美国的高油价,另一边却想让民众赞美认可垄断油企巨额利润的成绩单,也就是说你从消费者身上大把揩油还想让消费者说你好,这个恐怕很难,即使说出来也可能是言不由衷。

  从整个经济层面分析,央企特别是最赚钱的三桶油这么高的利润,并不是通过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取得的,而是通过垄断地位、垄断市场和垄断价格攫取的,这一方面是在掣肘致力于发展完善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另一方面已经直接挤压民营经济特别是微小型企业的生产空间。再者,增速达到百分之三四十的利润,最终都将嵌入到最终商品物价之中,对物价、对通胀的助推作用可想而知。

  一些央企特别是如垄断程度较高的三桶油不断与民众掐架,不断刺痛百姓敏感的神经。天价吊灯、豪华办公楼、茅台(600519,股吧)酒事件、没有责任保供民企加油站油品等等。

  总之,虽然央企赚钱总比赔钱好,但从整个社会经济这块大蛋糕来分析,央企赚钱应该有个度的把握,并不是越多越好,应该给民企民间投资预留一些空间,才能激活社会整个经济,这也是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的呼唤和要求。同时,央企赚钱特别是明显依靠垄断权力赚钱的央企应该赚之有道,应该让民众分享到央企的经营成果,应该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对民众、对消费者的感恩之情。否则,如果让最终股东的民众感觉到央企赚再多的钱与自己毫无关系,并且还在与民争利,那么,央企终将越来越失去民心,也将最终失去市场而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