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国,困惑与机会


  9月20日第四届德意志交易所中欧经济论坛在上海浦东的香格里拉酒店举行,中国资本市场的专家与企业家与来自欧洲的投资银行家、律师、审计师齐聚一堂,分析目前的市场形势、交流经验、共商对策。

  投资中国适逢其时

  独立经济学家金岩石博士在论坛上发表了关于:“投资中国,困惑与机会”的演讲。通过对中国经济独特增长方式的分析,解释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中国经济的增长由投资、出口、消费三者的拉动,逐渐发展为投资驱动型的增长模式,同时利润增长和资产溢价成为其中的主要动因。中国的城市化率已完成25%-45%,正在走向65%,投资的机遇之乡已经转向亚洲。

  尤其是中国作为亚洲的经济大国,具有相当多的投资机会。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主要通过超额货币的驱动,美国和欧洲发行债券的实质和中国发行纸币差不多,货币发行量长期以来持续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若把全球经济的发展视为一个大版图,货币在流动中必然向某些区域相对集中,而人口与货币的积聚与集中必然提高这些区域的资产价格,从而使看似不合理的资产溢价具有相对的合理性。

  纵观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虽然城市化必然推动房产市场的繁荣,但由于房地产企业数量较多,且乱象横生,所以房地产业将面临阶段性的洗牌。他举了一个例子,美国的房产市场中,4家大型的房产企业大约占了美国80%的房产市场,但是相比较而言,中国的万科等四家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到10%,中国的房产市场也必将走向大开发商淘汰中小开发商的路。金岩石博士预计,到2025—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将基本完成,那时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将从目前的3万多家减少到1000多家。由于可供城市化的土地平原资源有限,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将使财富相对集中在狭小的空间之内,绝对稀缺的生存空间必然推高中新城市的房价。而当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跌破5:1的时候,中国还可能像当年日本一样出现海外投资潮。

  赴欧上市找准定位

  此时,欧洲债务危机还在不断蔓延,但是他认为这是欧洲一体化趋势的必然结果,欧洲将不断的强化一体化进程,而这个进程就是一个强国削弱弱国,迫使欧盟小国交出发债权的过程,统一的欧洲债券发行市场将不可避免,所以债务危机将进一步强化欧洲经济的一体化。目前,欧洲对中国赴欧上市的企业并没有特定的行业偏好,也没有美国式的疯狂“做空”,这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市场,中国企业应考虑赴欧上市。

  德国在欧元区依然属于领头羊的地位,统一的欧洲债券发行市场会进一步强化德国在欧洲的经济领导力,德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又很活跃,从中国企业在德意志交易所的上市数量创纪录就可见一斑。因此,选择此时赴欧上市,对中国企业是一个机会,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