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银十” 楼市或杀入“裸降时代”


  如果说“金九银十”是楼市一年当中的焦点时期,那么“十一黄金周”就是楼市焦点中的焦点,尤其是在今年楼市严峻的形势下,“金九”惨淡泡汤,“银十”显得愈加难能可贵。作为楼市今年“最后的晚餐”,一场“恶战”即将上演,肉搏战将从“口号”阶段逐渐上升到“实战”阶段,花样百出的促销和扭扭捏捏的“假摔”在吊足购房者胃口后将逐渐失去效力,“真金白银”的“裸降”将不可避免,开发商集体背水一战的“银十”,或将就此拉开楼市“裸降”的大幕。

  内部堡垒的瓦解——绿城“惊心”资金链引发行业恐慌

  作为资本密集型的行业,房地产行业的“资金链”问题是关乎房企生死存亡的“命脉”,而今,在越调越猛的形势下,这一至关重要的命脉正在遭遇罕见的“危情”。身陷“调查门”的绿城成为引爆行业恐慌的导火索,引发整个行业的轩然大波,地产股受此消息拖累霎时遍野哀鸿,集体沦陷。

  从潘石屹抛出“棉衣论”到任志强炮轰房企只剩“裤衩”,绿城的遭遇表明,有些房企的“底裤”恐怕真的要露出来了。绿城作为知名房企尚遭遇如此危机,唇亡齿寒,行业内其他房企恐慌势必剧增。事实上,房地产行业资金链的紧绷已非“一日之寒”,中小房企普借高利贷“饮鸩止渴”,就连一些上市房企也债台高筑,再涉及到年底回笼资金的巨大需求,房企资金压力将进一步增加,识相降价是理性选择,正如王石过去所言,狼来的时候,谁跑的比别人快一步,才能避免被狼吃掉。

  外部堤坝的溃决——购房者“深度观望”不再轻易买账

  资金重压下,卖房成为开发商最后的稻草,但“金九”旺季惨销的景象正在无情摧残开发商所剩无多的信心。国家调控以来,由于“限购”、“限价”政策的推行,投资型与投机型购房需求被遏制,信贷的紧缩又导致首次置业或首次改善的购房门槛提高,两面夹击之下,楼市只剩刚需在冷清撑场,而就连这一部分人也由于市场上的降价预期而大多选择观望,迟迟不肯出手。

  需求减少,开发商本应让利降价激活有限的刚需,促进资金回笼,但开发商不愿也不敢轻易降价,因此更多的只是采取花样百出的“促销”和扭扭捏捏的“假摔”试图引诱购房者“上钩”,但购房者已经对此感到麻木甚至反感,不会再像以前一样轻易买账,“不见兔子不撒鹰”,见不到实质性的降价,购房者不再轻易因诱惑而出手。

  “金九”已失色,希望在“银十”,在资金链紧张、库存高企、销售不畅的严峻形势下,房企信心在丧失,行业恐慌在蔓延,背水一战押宝“银十”成为房企共同的选择,楼市“肉搏战”势必愈演愈烈。对于房企而言,就算积极降价,也未必热销,但如果不真心降价,可能更加悲惨,“狭路相逢智者胜”,在“真降”还能生效前,降价抢跑是明智之举,主动也好,被动也罢,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房企加入“裸降大军”,“裸降时代”即将启幕,尽管调控强扭的降价之瓜,远称不上是真正的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