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近期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显然,这与此前温家宝总理在天津调研时所传达的信号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在中小企业发展等面临困境的环境下所提出的,反复强调政策微调,其本意是稳定经济发展。
然而,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目前就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的解决刚有点眉目之时,国有龙头企业近日则发出了更为明确的信号——中国第二大炼钢企业宝钢表示,该公司的客户正在推迟交货日期,原因是经济增长放缓和信贷收紧。中国最大铝生产商中铝也表示,担心信贷吃紧的客户拖欠货款。“由于我们的下游客户面对资金短缺的困境,公司遭遇拖欠的风险正在上升”。另一家领先炼钢企业武钢同样发出类似抱怨:由于客户付款较慢,该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有所减少。
如果说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无法影响到整体宏观调控方向的话,那么龙头国企尤其是垄断央企的这种公关有可能逼迫宏观政策大幅松动,因此需要警惕龙头国企这种对宏观调控政策的绑架。
其实,现实告诉我们,国企们所抱怨的现状并没有那么惨。不可否认,虽然随着货币政策的继续收缩,企业确实增加了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但是企业的筹资现金流入都有大幅的增加。中国铝业(8.42,-0.06,-0.71%)前三季度应收从去年同期的36亿元增加了32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收入也增加32亿元;武钢前三季度应收从去年同期的26亿元增加了41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收入却增加86亿;宝钢三季度报表虽然还没有公布,但是前半年应收余额168亿,同比去年153亿增加并不多,筹资活动现金收入也增加了13亿。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货币政策对于这类龙头企业而言,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相反,在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向上,前三季度中铝同比减少了18亿,武钢减少了37亿元,造成这些企业的经营现金减少的根本在于这些企业的自身特点,它们主要受到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尤其是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而最新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227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4.9%,比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44225亿元,同比增长32.0%,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此外,来自铁路方面的数据也不容乐观,目前全国在建铁路里程是1.2万公里,其中近1万公里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刚刚过去的9月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77亿元,在此之前的8月,数字为353亿元,创造了今年内的最低额度。可见,这本身与货币收缩关系不大。
但是,让人不解的是,在投资增速继续保持稳定的情况下,龙头国企还如此抱怨,要知道,它们现在依然享受着银行贷款的低利率,可一些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居然已经为负。最可怕的是,这些企业早已经习惯了低利率的待遇,根本就对外界的情况不放在眼里,盲目做大做强。以全球经济变化的情况而论,这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正如央行行长周小川所说,当前的货币政策调控已经使得结构性调控出现曙光,但那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实现。因此,要警惕国有龙头企业借自身发展矛盾来绑架宏观调控政策,从而给整个经济结构调控带来障碍。尤其是在面对美国的“再工业化”和“工业精细化”挑战的时候,更需要积极应对,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改革以解决当前最主要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以推动技术升级和产业机构调整,而不应该让稀缺的资金进入到低水平企业和行业进行低效率的扩张。
警惕国企绑架宏观调控政策
评论
编辑推荐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