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主席,请善待“最可爱的人”


  金融监管“三会”大换帅,尚福林履新银监会主席,郭树清从建行董事长的位置上接任证监会主席。整个周末,股民们都忙着给尚主席算账本,给郭主席提建议,其情切切,其心依依。

  尚主席在任9年,中国股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点谁都无法抹煞。股权分置改革这块最硬的骨头啃了;股指期货、融资融券推出了,单边市结束了;中小板、创业板挂牌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初具规模;大型国企都上市了、券商整治了、基金发展了、新股发行改革了……成绩很多,功劳很大。

  资本市场的壮大发展,使得A股的融资功能达到了极大的发挥,2010年A股的融资金额已经突破万亿大关,雄踞全球之冠;而凭借创业板的锋锐,深交所的上市家数更是突飞猛进。沪深交易所在“十二五”更是雄心万丈,分别提出了“每年50家”、“3年1000家”的宏伟目标。这一切以尚主席为代表的证监会有功劳,但也更离不开拿出自己的血汗钱为股市输血的中小投资者们。

  “我们的股民拿自己的钱去支援国家建设,挣了钱,高兴得满世界嚷嚷;赔了钱,不声不响,他们是新一代最可爱的人!”今年两会期间,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在政协小组讨论时的话一出口,立即引起其他委员的一片喝彩。

  但事实是,“最可爱的人”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在上市家数、融资额等指标不断提升的同时,却是股民们的辛酸泪。涸泽而渔的结果是,不但小散户们赚不到钱,连基金和券商等机构投资者也开始为融资者们的贪婪埋单。

  股市不怕融资,优化资源配备本就是股市的功能,但就怕上来一堆披着“画皮”的垃圾公司。一些公司一上市业绩就变脸,高官们纷纷辞职套现,股市沦为了少部分人快速敛财的工具,如何不让“最可爱的人”寒心。

  诚如著名市场人士侯宁所言,中国股市在进入“名义全流通时代”之后,却依然存在着诸如重融资、轻退市,重体系、轻监管等体制性问题。同时,中国股市的投机性却丝毫未减,不仅换手率畸高,内幕交易层出不穷,而且对股市违规犯罪的处罚形同虚设,更有一大批所谓ST、SST等毫无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依然滥竽充数于市场。

  郭树清主席当过外管局局长,对国际板的推出当然是有利的。但是现在中国股市最缺的不是这个板、那个板,而是长治久安的基石投资者的信心。一个让投资者失去信心的证券市场,注定是没有前途的。

  加大上市造假和内幕交易的违规成本、加速垃圾公司退市、鼓励上市公司分红、让中小投资者真正分享经济增长和股市发展的成果……这些事说了很久,但推进缓慢。善待这些“最可爱的人”,重塑民众对中国股市的信心,这恐怕是股民们对有“改革先锋”之誉的郭主席最大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