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需要再平衡


  尽管有迹象显示,外部资金有进入股市的冲动,市场或许能因此回暖,但频繁的大规模融资,也能把市场拖回寒冬。中国水电(601669,股吧)在询价报告上口气诡异且强硬地让怀疑圈钱者走开,但是此时此刻高达140亿元的融资额仍难免让市场怀疑其意图。所幸投资者用脚投票,高达9.7%的网上中签率创下3个月来新高,说明A股并非可以任意抽血。

  在中国水电吸金140亿元之后,还有几只超大型“吸血鬼”向A股袭来。陕西煤业拟募集172.51亿元,中交股份也将以200亿元的计划融资额成为年内最大的IPO项目。这二者的发行上市无疑都将对10月份A股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带来较大冲击。

  笔者接触的多位机构投资者指出,在货币政策迟迟未能放松的情况下,一级市场的加速扩容将显著抑制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做多热情,令人看不到希望。

  诚然,目前A股面临的国内外形势都相当险恶,复杂程度甚至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局势演变可谓“步步惊心”。如欧美经济深陷债务危机泥沼,欧元会否崩溃未知,中国可能将陷入通胀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的困扰,而经济增速也缓慢下行。

  这种“温水煮青蛙”的局面,令人更对股市前途担忧。正如多位资深投资人士指出,软着陆应该没有疑问,但是因为没有硬着陆来的猛烈,这恰恰也使得经济刺激政策、货币政策放松基本不可期待。

  就中国股市而言,刺激股市上行的核心因素无非就是两个,业绩和流动性。根据瑞银证券财富管理研究部首席中国投资策略师高挺的预测,未来上市公司业绩可能还要经历一轮预期下调,这意味着A股的低估值可能仅是“幻象”。

  无视A股现状,市场仍旧保持高频率、大规模融资已经成为压垮股市的最后一根稻草。统计显示,8月份23家新股首发,共募集资金276.54亿元,较7月份的122.76亿元大幅增加,而9月份沪深两市21家新股首发,募集金额达到了289.31亿元,再创新高。

  但A股不是上市公司的输血库,无节制、高市盈率的IPO,已经引起市场的极度反感。中国水利中签率创新高,9月新股上市首日破发数过半,都是熊市中的投资者用脚投票的表现。如果得不到改变,还将有更多此类事件出现。

  如果监管层不出手救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市场传递正面信息,那么市场也将通过自发调节遏制消极因素,并使股市资金供需关系重新得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