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要完成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增加他们就业机会,促进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首先,扩大内需是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需要。十五届三中会明确提出了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促进农村进一步发展,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方针。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这条路。一旦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地在全国蓬博发展起来了,这就为农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繁荣。那么如何发展乡镇企业呢?一是靠国家政策扶持;二是靠投入,主要是国家和社会力量共同增加资金,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三靠科技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只要把这三方面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完成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战略目标。
其次,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启动国内市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农业今后还应进一步加强与其他产业的结合关系,不断增长产业链条,向产业化经营目标迈进。与此同时,非农业的发展还应继续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必要的空间。只有农业劳动力和农业人口减少到一定程度,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整个农业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才能处于良性循环。
第三,要搞好国企改革、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关键是要扩大内需。近几年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减小。而农民收入的减少势必导致购买力的下降,引起一系列的恶性循环。而一旦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了,他们除了解决必要的生活资料所需之外,势必要购买一些日用消费品和必要的精神生活消费品。当农村这个巨大市场搞活了,工业品的销售渠道就畅通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就基本可以解决了,国家的税收收入就能够有所增长。国家通过扩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能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因此,当前实行扩大内需的道路是解决目前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项关键措施。
扩大内需与农村经济
评论
2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