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说,孩子长大了,该放手了,不要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记着,也真的十分感激。因为我理解朋友的意思,让孩子去她的同龄人之中去寻找倾诉对象,寻找友谊,而不仅局限于她的爸爸。我和女儿都一直在努力做着这样的工作。但很多时候,我还有些担心,女儿也有些失望。因为看看现实,看看现实中那些为了高考而奔命的孩子们,还有那些因为承受不了这样重的负荷而放弃了的孩子,看看他们关注的东西——男女学生之间根本谈不上感情和责任的恋爱,那些分不清男女的为追求“酷”而追逐的过于成人化的“时尚”,打群架、喝酒吸烟……女儿理想中的高中生活不是这个样子,而是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创造和友谊的快乐,美的发现与分享,这在她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就兴奋和憧憬着了。而在我,也不能不担心自己的孩子,因为我不希望她在这个大好的年华里被压垮,也不希望她把这个大好的年华付诸那些丝毫不值得的东西。面对这些每天包围着她的东西,她会不会被诱惑?会不会被埋没?会不会也在这样的普遍里沉沦?在这个时代的中国,做一个孩子很不幸,做一个家长也很不幸。
所以,我还是愿意多与女儿交流,听听她的倾诉,不时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体会来提醒一下她,希望她能在失望里寻找到安慰,寻找到希望,在一片芜生的杂草丛中走出一条健康向上的人生之路。
好在,在这样的交流里,在我悬着的心情里,女儿能不时带给我欣慰,带给我一些她在长大在改变的惊喜。
就在昨天,女儿怀着某种难以掩抑的激动,向我描述着她在学校操场上的一幕:她坐在操场看台的台阶下,迎着下午的阳光,一位她的漂亮的女同学站在几级台阶之上。同学的身后,是一片秋天里的树木。阳光透过树冠,又被她的同学遮挡一下。她看着,暖暖的,被惊呆了。“已经过去好多天了,每天跑操路过那里,我都激动得不行,都忍不住把目光投向那里……”说这些的女儿,被这样的美陶醉了。而且我知道,她已经陶醉了好几天。
“这样的场景是不能用文字表达的,我一直希望自己能画一幅画,把那个逆光的场景画下来。”我当然鼓励女儿画下来。因为我也确实感觉到了这样的场景用文字表达的苍白无力。因为自女儿开始描述那个情景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就浮现出了一个美到让人眩晕的画面,那种光与影完美的组合,人与树与天完美的相嵌在一起,直刻进易感的人心里,生命里。我知道,这是女儿这个年龄里理想的校园,那种纯与美达到高度统一的校园。我庆幸女儿的内心里装着这样的光与影,被这样的光与影陶醉,在这样的光与影里憧憬她的人生。听她叙述的时候,我都能真切地看到一个青春的女孩子,坐在学校操场的台阶上,如痴如醉地看着那缕投射而来的光。她的脸上充满了清澈的微笑,她的心里,一定也充满了微笑吧。因为这是她理想的青春,她理想的高中生活一部分。
这样的时候,我想起了卞之琳那首有名的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女儿是那个看风景的人,在桥上,在楼上。而她哪里知道,她的爸爸,也成了一个看风景的人,在画外。
女儿的高中生活点滴:理想中的光与影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