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增长目标:强劲、持续难两全


  核心提示:从全球经济运行表现看,形势不容乐观。正如戛纳峰会坦言的,全球经济增速正面临“减缓走弱”事实。

  二十国集团2009年9月在美国匹兹堡举行第三次峰会,提出促进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与平衡”增长目标。此后峰会一直把贯彻这一增长目标和政策框架作为会议基本议程之一。日前戛纳峰会闭幕发表公告,在规划“全球增长和就业战略”时,没有继续沿用“强劲增长”表述,显示G20的增长目标发生某种调整。

  从建设未来全球治理结构角度看,2008年底金融危机爆发特殊形势下G20峰会的应运而生,是一个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当时提出强劲、可持续与平衡增长目标,对凝聚国际社会共识,提振应对危机信心,扭转危机冲击带来的负面连锁效应并推动全球经济早日步入复苏轨道,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近年全球经济增长事实表现与G20增长目标关系如何?增长目标实施有什么成功经验?又有什么新情况和新问题?戛纳峰会调整增长方针传达出什么信息?笔者拟用一组短文来讨论这方面问题。

  首先,依据近年全球经济实际运行情况,我们来观察早先增长目标中“强劲”与“持续”诉求之间存在的两难事实。

  数据显示,全球经济在2009年负增长0.5%基础上,2010年增长率达到5%,这个增长率虽仍低于危机前的2006年和2007年,但超过全球经济长期增长率平均水平,实现了比较强劲增长。2010年强劲复苏增长,避免了全球经济落进人们一度担忧的百年不遇衰退甚或萧条局面,无疑是G20协调合作抗击危机取得的重要成果。

  问题在于,全球经济比较强劲增长势头能否得到巩固和维持?匹兹堡峰会提出的增长目标中强劲与可持续子目标是否相互兼容?从最近全球经济运行表现看,形势不容乐观。正如戛纳峰会公告开宗明义所坦言的,全球经济增速正面临“减缓走弱”事实。

  考虑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不同因素的消长,国际有关权威机构动态调低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测值。IMF今年4月发布“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4.4%,9月将预测值进一步下调为4.0%。考虑目前各国经济不确定性增大和经济增速走低,不排除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会回落到4%以下,显著低于金融危机前五年4.7%的年均增速。可见2010年的全球经济表现具有短期性,可能不是可持续强劲增长。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长表现分化明显,在增长强劲度与持续性匹配关系上差别较大。基本特点是:欧美发达国家在强劲、持续、平衡要求方面成绩单都差强人意,主要新兴经济体增长动力强劲但难以持续。

  发达国家整体经济2008年零增长,2009年衰退收缩3.7%,2010年经济复苏录得3%增长率。通常情况下增长3%是不错成绩,但与以往严重衰退后复苏第一年增长比较,其实是较平淡的成绩。更麻烦的是,这个相对乏力的复苏增长也难以维持和巩固。依据IMF秋季预测,发达经济体今年增长率将大幅回落到1.6%,2012年预测增长率只有1.9%,显著低于发达经济体危机前2.5%~3.0%长期增长水平。

  新兴经济体增长表现抢眼。包括六大经济区板块的全球新兴经济体2009年经历2.8%低速增长后,2010年总体增长率达7.3%,虽低于危机前5年的平均速度,但可以说实现了较强劲增长,对全球经济复苏做出重要贡献。不过这一较强劲增长势头难以持续,预测今年新兴经济体增长率将回调到6.4%,2012年增长率将进一步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