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首先在欧洲爆发,其历史已经有数百年,正是工业革命导致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步入工业文明,但也正是工业革命将人类的贪婪性和对地球环境的破坏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类社会似乎更加文明了,但人类在如何寻找、开发、利用和消耗地球资源和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方式却显得更加不文明了,人类在取得舒适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之间产生的严重不和谐。可以说,人类文明程度伴随着工业文明而提高,但人类能源文明却变得“野蛮”了。
随着工业文明在全球范围内以广泛认同的客观规律全面铺开,化石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规律,就逐渐成为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在整个21世纪,经济增长与化石能源消耗增长几乎同步,这似乎是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很少有人提出质疑。
然而,化石能源与经济同步增长规律其实存在“尴尬”矛盾,如果将这种规律确定为“普遍”规律,看来已经完全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产生冲突,因为经济增长可以作为可持续目标,但由于化石能源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和有限性,以有限能源来支持无限经济目标,就成为一种“悖论”。
经济增长的核心是GDP(用货币表示),这属于经济学研究范畴,当然属于社会科学;能源消耗用能量表示,能源开发和利用本质上属于物理学、化学范畴,当然属于自然科学。因此,能源消耗问题其实既是社会科学问题,同时也是自然科学问题。
非常遗憾,在当今世界,自然科学家基本不懂经济学,同样经济学家也基本不懂自然科学,而能耗规律又表明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工业革命与经济规律等紧密相关,无法割离,需要科学整体来研究。
正因为如此,能耗消耗规律在学术地位上就显得有些“尴尬”,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可能持有相互矛盾的观点,有些人乐观,有些人悲观,在能源消耗问题上各持己见,难以取得一致意见。
在1500-1800年工业革命初期300年,尽管西方在制度、科学等方面取得重大文明进步,但其经济发展规模和经济增长效率等方面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尽管如此,欧洲在经济发展和生活空间上取得突出进展,它们以极其残酷、野蛮的手段获取并控制了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区。由于这些海外区域相当于三个欧洲以上的土地面积,因此使得欧洲能够极大地缓解人口压力,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动力得到提高。
在此期间,全球经济增长十分缓慢,300年间仅增长2倍多,即使是发展最快的西欧也仅增长了约4倍,与21世纪经济增长速度相比显得微不足道,因此能源问题根本没有上升到引起重视的“问题”程度。尽管当时商品经济已有全球化发展趋势,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革,资本主义制度体系逐渐建立起来,但是由于没有爆发能源革命,经济增长无法得到快速提高。
众所周知,蒸汽机是欧洲工业革命的重要象征,但蒸汽机在发明初期并没有得到广泛利用,其根本原因还是能源“短缺”问题。1712年。托克斯.纽科门先发明了蒸汽机,但几十年没有被推广应用。瓦特于1763-1769年对蒸汽机进行重大改造,1800年在市场上仅仅销售289台,但多数购买者并没有能够充分使用这些机器,主要原因是其动力源要依赖木柴,大量消耗和使用木柴对于机器拥有者来说很难承受。
煤炭作为重要化石能源走向经济领域,这是瓦特发明蒸汽机以后几十年后的事情,但煤炭开发和利用实现了人类能源文明与社会文明的紧密结合。1820-1850年前后,英国、法国和德国开始发现煤矿并大力开发。1850-1869年间,法国煤炭产量由440万吨上升到1330万吨;德国煤炭产量由420万吨上升到2370万吨。1830-1888年间,整个世界煤炭消耗量占整个能源消耗量,由不到30%迅速达到48%。
煤炭迅速取代木材而成为主要能源,蒸汽机真正开始大显神通,交通、钢铁、电力等产业迅速发展,整个世界经济、社会产生连锁式飞跃发展,人类社会开始由“木材能源文明”时代全面进入“煤炭能源文明”时代。
石油正式成为主流能源,主要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二战以后,中东地区发现了大量廉价石油资源,西方国家经济依靠这些廉价能源迅速发展,持续快速发展超过20年的“黄金发展”期,社会实现了“飞跃”进步,奠定了西方国家主宰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完成了现代化和巨额财富积累。
可以得出结论,是煤炭文明奠定了西方国家工业文明的基础,而石油文明筑就了西方国家现代化,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其能够获得和消费庞大的化石能源。
从化石能源时代开始,人类社会在短短一百多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GDP增长了近100倍,化石能源消耗量年均增长了约50倍。很显然,人类社会之所以发生如此惊人变化,其根本原因是人类发现、开发和使用这些在几亿年间自然界逐渐形成、储存并留给人类的这笔庞大的宝贵财富--化石能源。
化石能源造就人类现代文明
评论
编辑推荐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