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制与创新创业


所有制与创新创业
 
廖仁平
 
关键词:所有制 私有制 公有制 创新
 
 要:简要定性分析私有制、公有制、公私混合制所对应的创新创业优势领域及规模等,提示继续协调公有与私有关系仍是当代各国政治经济管理的重要任务。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有制可粗分为三大类。私有制、公有制、公私混合制。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应的所有制度并不完全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它是由社会成员生存发展需要及国内外竞争等环境所共同决定的,什么样的制度有利于国强民富,是经过不断试错过程后逐渐稳定成型的。
    “…所谓优越性,不应该是先验论,而应该是实践论,即生产力标准论。以生产力标准来判断,公有制经济并不是放之四海皆优越”;非公有制经济也并不是放之四海皆恶劣。对于不同的行业、产业和不同规模的经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其适应性、优势和优越性的发挥是不一样的。对于竞争性行业,特别是竞争性中小企业,公有制特别是国有企业,显然不具有优势、优越性或只具有较低的优势、优越性。而非公有制经济对于竞争性行业特别是竞争性中小企业,则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和优越性。对于弱竞争、非竞争行业,非公有制经济则不具有积极性更说不上优势了,而必须由国有企业承担。这些不只是中国的实践,而且世界各国的历史实践都已经证明了的…”(所有制理论要与时俱进_百度文库 wenku.baidu.com/view/c09b10d4c1c708a1294a ... 2011-8-23  )
 
就创新而言,不同的所有制度对应的是不同规模及不同领域的创新。私有制对应的一般是小规模短、平、快项目创新(小创新)。公有制却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一般对应的是公共大工程项目建设(大创新)。
小创新一般由一个先见者或几个同见者即可着手进行,它们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各个环节,其创新项目本身的各种客观环境等变化往往也较快,创新所产生的效益也是有限的,但对创新个人是比较有效率的,也有利可图,所以才有人愿意去做(不排除小创新中个别项目推广后也可产生重大且持久的影响力)。国家公共组织介入小创新其效率常常不会太高,其原因在于公共决策速度一般比较慢、参与创新的公家人对创新的热情一般不会太高、小创新的收益也相对较小,所以公家组织小创新项目成本是很高的。
大创新一般说来个人无能为力,与个人的利益相关性也不强,所以事关国计民生或国家长远重大战略性创新项目只能由国家组织来实施。关于此,当今无论什么所有制的各国都认识得很清楚。
“…资本主义个人所有制在当代西方国家仍然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基本形式之一,在中小企业的层面上仍居统治地位,并表现出一定的发展活力。但个人所有制一般只能适应规模较小的投资与生产经营的需要。在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结构中,它已不再占主导地位,各种隶属社会资本范畴的所有制即股份制、国有制、法人制和合作制等,却成为结构主体,其中,股份制与法人所有制又比国有制和合作制的地位更为重要。因此,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所有制存量结构,是一种以股份制和法人所有制为主,配之以个人所有制、国有制和合作制等其他所有制多种形式并存的结构…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生产社会化有了长足进步,这不仅表现在企业规模的扩大上,还包括分工的深入发展、协作的加强和生产经营全球化的发展等方面。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原已存在的其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主要采取个人所有制形式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从而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变革产生更大、更紧迫的强制。从股份制、法人制、国有制等所有制形式的社会属性可以看出,其发展动力主要就是来自这种强制。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加速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自我扬弃,迫使资本主义个人所有权从相互联合、融合和最终实现的社会化方面寻找出路,大型、巨型公司的出现与发展,企业的大量兼并与联合,机构投资者的出现,国有企业的发展等等,都是其具体表现形式。…因此,竞争是科技进步—生产社会化发展—竞争激化的因果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它从多方面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所有制体系的变革。”(赵紫旭,科技进步对当代资本主义所有制变化影响研究_百度文库 wenku.baidu.com/view/d7116bff700abb68a982 ... 2011-9-7 )
 
    公司制度是介于绝对私有制(个人或家庭性所有)与绝对公有制(全民所有)间的一种混合性所在制组织制度。它的优点很多,可以有组织有效率地进行远比少数几个人所能进行的创新或商业行为,但它仍属于公司股东们所“私有”,它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仍是有限的,在市场失灵时,任何公司都天然缺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
“…公众对于自由市场的支持,是基于两个更宽泛的理由。首先,与其它选择相比,自由市场能带来更有效的结果;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由市场能促进整个社会的繁荣。但过去几年,这两种假设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我们现在都已知道,有效市场理论只能用来骗骗白痴,市场失灵可能给广泛的公共部门造成毁灭性的后果。我们也知道,经济成功的果实在分配上变得越来越不均…”(【英】理查德•兰伯特,资本主义接近转折点,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1767#s=d20111117 07:17 AM )
 
综合人类有史以来各种所有制中创新创业成功经验分析,也许可以得出这样一种定性结论即当今各国可以采用的创新创业策略可以是:国家组织重大公共领域项目的创新投入及管理,并为无数小创新提供廉价公共创新创业平台(如文献信息、风险金融、初试基地、中试生产、销售网等),让无数国民们可以方便低成本地进入创新和创业领域;同时对已经成长起来的大公司赋予更多的社会责任,削弱其垄断扩张的能力(特殊时期特殊行业也可有条件地保护垄断)。如此则可让国内不同规模不同结构的经济组织各尽所能各司其职的充分发挥其创新创业优势功能,一国的社会经济等全面且高效地发展就会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