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走的路不堵车吗?
济南的交通本来就欠完善,就拿我上班走的那条路,短短的七八站的距离,照平时非上下班时间,公交车也就走20分钟,但是到了上下班高峰期一般能走一个小时,这要是路上堵个车或者下个月,两个小时到家也有时指望不上。
济南入冬,细雨悠长,就是前几天连续三天下雨之间的事情。
前几天一场预期中的雨,浇灭了仅存的一点温度,泥泞中自然是把个交通折腾一把,所以办公室里迟到的人自然就多了,迟到一般是要付出金钱的代价的,我们这叫“快乐基金”,鉴于此,被迫交“快乐基金”的人难免抱怨和牢骚,骂公交车的有,恨天气的有,抱怨路的也有。
晚上下班坐在公交车上,看到迷蒙的小雨,看着穿戴着雨具的行人,突然脑海中闪过早上办公室里迟到人的言语,继而又想到:别人的路不堵车吗?
很显然,别人的路也堵车,同样的路,同样的天气,同样的公交车,能不堵车吗?我也是比平时晚到将近20分钟(平时我一般会比上班时间提前半小时到),即时没有迟到的也是匆忙中卡点到办公室,由此可以看出,谁的路都会堵车。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没有迟到,有的人就迟到20分钟、30分钟呢?
那肯定不单单是路的问题了,那就是人的意识思维的问题了。同样对于因为下雨而堵车导致迟到的预期,有的人第一反应就是要比平时提前早走才能按时到公司,而有的人觉得即时按照往常时间走也会按时到公司,这样的差别就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有的人即时有意识的早走,但是还是侥幸的认为比平时早个三五分钟就没有事情,有的人侥幸的认为自己的路不会堵车,结果也会导致迟到。
对于同样的预期结果,除去经验(以前下雨也会导致堵车而迟到)告诉你将要发生的过程(堵车严重程度),还要你提前做准备去应对将要发生的过程,不在侥幸中获得可期望的结果,而是在积极的应对中创造过程,这样才是合理的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
如果不能养成积极思维和采取主动创造有利于发生正确结果的行动,那么我们的习惯性思维也会在工作中形成,比如认为明天时间会很多而养成今日事明日做的习惯,还有的人认为月底会出业绩,所以养成了在月中没有冲业绩的决心导致该签下的客户白白流失掉。由此可见,面对一件事情如果没有积极的态度和思维去想办法,而去侥幸的认为自己的路不会堵车,那么往往结果都不会很理想。
所以不是别人的路不堵车,而是别人采取的措施比因为堵车而迟到的人选择了更好的处理方式,得到的结果也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