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性认识政策和市场(石建军)


       上周三的博客,我写到:“从分时波浪轨迹的角度来分析,目前下方指数的最后支撑为2430点。一旦跌破2430点,反弹进一步延续的可能性就基本被排除。”这段话,实际上已经提示了近期大盘的基本运行态势。即:即便是偏强一些的的整理,大盘也只能在2370-2470点之间进行震荡整理。

       现在,投资者关心的,恐怕已经不是近期大盘是偏强整理还是偏弱调整的问题,而是震荡整理后的趋势将会如何演变。我发现,很多市场人士都把希望寄托在所谓的“构筑一个小双底”的期盼上。对此,我始终感到非常惊讶:为什么总有那么些人喜欢自欺欺人?要知道,形态学,是有着确定的内涵意义的,不是随便可以信口雌黄的。

       实际上,我在前面的博客中已经给出了这样的结论:“在11月下旬至1月下旬之间,市场的主基调,仍然只能是反复构造底部区间。”什么叫反复构造底部区间?更明确的说法,就是还要重新考验2307点。而且,我的观点,跌破的概率还很大。所谓“不破不立”,就是这个意思!

       不少人始终感到困惑,为何货币政策已经微调,大盘却还是没能走出底部?道理其实很简单,我把它归结成三句话:1、政策见底不等于政策放松;2、从政策见底到政策放松,还有较长一段时间;3、政策何时放松,必须要结合国际、国内的大环境。

       我强烈认为,至少在明年春节之前,货币政策是不可能放松的。我再度强调,我们所说的政策放松,主要指准备金和利率。只有这两个工具发生变动,才是货币政策调整的真正信号。公开市场的操作,只是一种日常运作。这在经济学理论中,讲的非常清楚。所以,大家还是不要对此予以过度解读。而要理性地认识政策和市场。

       今天,看到王岐山副总理的观点,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将长期化。并且强调,防风险是金融业永恒主题。对此,我完全赞同。我前期就多次谈到,至少3年,(乃至7年),上证指数是不可能再创6124点的新高的。所以,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市场只能提供给大家宽幅震荡的“波段性投资机会”。“反转”这两个字,奉劝各位,以后还是少用的好。

11月21日网易和上证博客讨论:ST板块究竟是否还有机会?

(请进入http://q.163.com/tfshi/圈子讨论区进行交流)

(发表于2011年11月21日19时0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