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名字vs产品名字,谁带动谁?


  现在我们谈到品牌,就好像是大家都知道的才叫做品牌,等于是B2C的才叫品牌。但这个C——customer(顾客)可以分小众、中众和大众。我们应该先对品牌下个定义。将企业名称做成品牌,这是每家企业都要的。你要不要经营名字的知名度和形象?这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这是必要的,是一个价值的问题。

  而问题是,现在我们谈到品牌,就好像是大家都知道的才叫做品牌,等于是B2C的才叫品牌。但这个C——customer(顾客)可以分小众、中众和大众。经营B2C的人,面对企业是小众,要不要让这小众建立品牌?

  假如我在鹿港开一间店,它在鹿港是有名的店,鹿港人都知道,但是出了鹿港,就没有人知道。这样要不要做品牌?所以任何一个产业都需要有品牌,品牌就是要传达企业信誉,让客户群能够认知。所以应该是不分产业、不分规模,任何企业都要重视品牌经营。

  这当中还是有一些层次的分别。是要经营企业名字,还是要经营产品名字?是针对不同市场的品牌吗?譬如宏碁和acer,大部分人都知道,因为是国际为主。那这两个名字要不要连在一起呢?当年我是第一个做计算机的,做出来一定要外销,一定要自创品牌,所以我就尝试突破,把中文和英文分开处理。

  日本则不是这样。松下美国总经理曾提到过,日本人在名称上很吃亏,国内国外不一样,譬如松下在日本是National,在美国是Panasonic,有着不同的目标客户群。

  这就好比艺人有艺名,大众都知道他的艺名,于是艺名就盖过本名。刚开始本名是亲戚知道,艺名是给不认识他的社会大众认识,等到大众都认识他的艺名后,可能艺名的知名度反而高过本名了。因为你的产品有名,反过来你企业的名字也得以提升。同样的,你企业有名,也可以带动企业下的各种产品品牌。

  这就像台湾如果形象好,台湾制造出品的就有品质保证的意味。这当中有层次关系,企业的层次在品牌之上,但像宝洁,它的企业品牌就不一定要露面了。譬如acer,大家也不会去讨论它是不是台湾来的?同样,大家也不会去讨论三星是不是韩国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