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不断聚集,股市不会创新低


  今天上证指数继续缩量下跌至2380点,跌幅为0.72%。主要原因还是国际板信息的压力。在昨日举行的“2011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上海论坛”上,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表示,目前各方面正加快国际板的准备工作进程,将在适当的时候推出。

  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中心的雄心很大,但上海不仅目前连亚洲的金融中心都谈不上,而且由于只有大盘股的上市才安排在上交所,而大盘股存量较多,新的IPO比较有限,因此上交所IPO金额实际上在不断下降。这是上海方面不断鼓吹国际板的主要原因,明明知道没有决定权,但希望讲得多了,或许决策权一时糊涂,揠苗助长,能推动国际板早日推出。实际上,国际板明年推出都是希望渺茫。除了前期专题分析中提到的,海外金融市场人民币存量不足,国内大盘股估值低于国际水平影响外国公司在国内的IPO外,跨境监管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美国最近有议员甚至威胁禁止中国的会计公司为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审计,这同样将推迟国际板的推出。

  就股市短期的涨跌而言,往往是非理性的。最近在股市收盘后一些关于股市涨跌的解释就明显是牵强附会。有些甚至把上一个交易日收盘前公布的信息或是政策作为第二天股市涨跌的理由。但尽管如此,由于沪市今天成交量已经跌至460多亿,因此本轮的调查不会创新低。而且公开的信息显示,利好因素在不断聚集。

  1、今天有媒体报道称,已经过会很长时间的陕煤、中交两只大盘股,一直未能获得IPO上市的最终批文。有未经官方渠道证实的消息称,证监会希望相关公司大幅缩减此前预定的融资规模,以适应当前极其虚弱的市场承受能力。

  2、据半月谈报道,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22日在中央财经大学地方债论坛上称,财政政策未来或将再出手。他预计未来财政投资将有新增长点,且新一轮财政投资规模不会小于上轮投资。报道援引白景明观点称,目前新一轮投资规划正在形成中,其中保障性住房、水利建设以及交通投资在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为投资增长点。下一轮财政投资的整体规模将不会低于上一轮经济危机时投入的财政支出。

  3、在11月24日上海举行的国泰君安年度策略会上,国家发改委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表示,2012年中国货币政策应继续坚持稳健的取向和操作,但亦需有结构性放松,例如令货币供应量增速回升至15%左右的相对均衡水平。他还建议,2012年信贷应对小微企业、创新企业、新兴产业、保障房及水利等领域适当倾斜,而且可以逐步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并采取结构性调息,即稳贷款利率、升存款利率来吸引存款,令整体资金面趋于改善。

  4、国务院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各类交易所中炒作的资金将流出,部分缓解金融市场资金紧张的局面。

  5、昨天,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表示,初步预计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今年低1-2个百分点。他建议,“在控制物价上涨势头的同时适当定向放宽金融控制,支持符合产业政策、有订单、效益好的企业发展。”

  以上五个利好因素中,有三个是一些官员或是中央部委的学者提出要通过货币和财政政刺激经济增长。经济增速过低,比如低于8%,有些人比股市投资者急得多。